鲁孱漆室泣,周蠢嫠纬悲,谋国自有肉食辈,干卿甚事,胡乃长叹而累欷?
覆巢之下无完卵,智者怵惕愚者嬉。天下兴亡各有责,今我不任谁贷之。
吾友荥阳郑秋子,志节卓荦神嵚崎。热心直欲炉天地,视溺己溺饥己饥。
少年学书更学剑,顾盼中原生雄姿。此才不学万人敌,大隐于市良自嗤。
一槎渡海将廿载,纵横商战何淋漓,眼底骈罗世界政俗之同异,脑中孕含廿纪思想之瑰奇。
青山一发望故国,每一念至魂弗怡,不信如此江山竟断送,四百兆中无一是男儿。
去年尧台颁衣带,血泪下感人肝脾。义会不胚走天下,日所出入咸闻知。
君时奋臂南天隅,毁家纾难今其时。悲歌不尽铜驼泪,魂梦从依敬业旗。
誓拯同胞苦海苦,誓答至尊慈母慈,不愿金高北斗寿东海,但愿得见黄人捧日、崛起大地、而与彼族齐骋驰。

【注释】

鲁孱:鲁国,指鲁国漆室。鲁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山东省西南部。漆室:鲁国的漆器制作工艺非常精湛,但当时社会风气衰败,人民生活困苦。这里的“泣”是指哀叹、哭泣。周蠢:指周朝衰败。嫠纬:寡妇、孤女。这里指的是妇女地位低下,被压迫和剥削的悲惨命运。谋国:为国家考虑。肉食者:指那些只关心自身利益的人。胡:何。长叹而累欷:长声叹息。

覆巢之下无完卵:大雁在筑巢时如果窝巢倒了,上面的鸟蛋就会全部掉落到地上破碎。喻指国家或民族的危难之时,人民会遭受极大的灾难。智者怵惕愚者嬉:聪明的人忧虑畏惧,愚昧的人却很悠闲自得。天下兴亡各有责:天下的兴亡是由不同的人负责的,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今我不任谁贷之:现在我不把责任推给别人。吾友荥阳郑秋子:我的好友郑秋子(郑秋蕃),字秋子,荥阳人。志节卓荦神嵚崎:他具有高尚的志向和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热心直欲炉天地:他的心地非常热情,就像火能熔化天地一样。视溺己溺饥己饥:他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自己的痛苦看成别人的痛苦。少年学书更学剑:年少时就学习书法和剑术,培养了良好的素质。顾盼中原生雄姿:眼神中充满了英气和威风。此才不学万人敌:这种才华不需要通过武力来征服别人,而是通过智慧和道德来感化他人。大隐于市良自嗤:在大都市中隐居,自己却感到可笑。一槎渡海将廿载,纵横商战何淋漓:他曾经渡过大海,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经商战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眼底骈罗世界政俗之同异,脑中孕含廿纪思想之瑰奇:他看到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的差异,心中也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和见解。青山一发望故国,每一念至魂弗怡:站在青山上,望着远方的国家,心中充满了悲伤和不安。不信如此江山竟断送,四百兆中无一是男儿:不相信这样的江山竟然会被毁灭,整个国家没有男性的男子气概。去年尧台颁衣带,血泪下感人肝脾:去年在尧台颁发了衣服和腰带,人们流下了热血和泪水。义会不胚走天下,日所出入咸闻知:正义的呼唤不会消失,人们的耳朵都能听到。君时奋臂南天隅,毁家纾难今其时:你当时挺身而出,奋起反抗南方的势力,现在正是需要的时候。悲歌不尽铜驼泪,魂梦从依敬业旗:他的歌声感动了人们,人们流下了眼泪,他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誓拯同胞苦海苦,誓答至尊慈母慈:发誓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报答养育他们的皇帝和太后。不愿金高北斗寿东海,但愿得见黄人捧日、崛起大地、而与彼族齐骋驰:不愿意看到黄金和珍珠装饰的北斗星长寿东海,而是希望看见中国人站起来,和敌人一起驰骋在广阔的土地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郑秋蕃为友人所作的赠别诗。诗人通过对郑秋蕃的赞美和对朋友的怀念,抒发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之心。

第一段:“鲁孱漆室泣,周蠢嫠纬悲。”这是对朋友郑秋蕃身世的描述。鲁国漆室是古代一个贫苦的村落,郑秋蕃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周朝衰败之后,许多女子被迫成为寡妇或者孤儿,生活非常艰难。诗人在这里用“泣”和“悲”来形容朋友的遭遇,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关爱之情。

第二段:“谋国自有肉食辈”,这是对朋友性格的评价。他认为国家大事应由有能力的人来承担,而不是靠那些只会享乐的人。然而,他并不因此而责怪自己,而是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更多的人。

第三段:“胡乃长叹而累欷?”这是对朋友情感状态的描绘。面对国家的危机和个人的命运,他感到非常无奈和悲哀。他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变化。

第四段:“覆巢之下无完卵,智者怵惕愚者嬉。”这是对国家形势的分析。国家如同一只倒掉的巢,上面的蛋都会摔碎。只有聪明的人才会忧虑,而愚蠢的人却觉得无所谓。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国家状况的担忧和不满。

第五段:“天下兴亡各有责”,这是对个人职责的认识。他认为国家兴亡并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而是所有国人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六段:“吾友荥阳郑秋子,志节卓荦神嵚崎。”这是对朋友的赞美。郑秋子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他的志向和品质都令人钦佩。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真诚和热情的人,愿意为他人付出一切。

第七段:“热心直欲炉天地,视溺己溺饥己饥。”这是对自己性格的描述。他乐于助人,总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把别人的需求当作自己的需求。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第八段:“少年学书更学剑,顾盼中原生雄姿。”这是对朋友成长经历的回忆。他在年轻时就开始学习书法和剑术,这些技能不仅为他后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在社会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第九段:“此才不学万人敌,大隐于市良自嗤。”这是对朋友才能的评价。他认为郑秋子的才华并不是为了在社会上炫耀或者获得名利,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美好的理想。这是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第十段:“一槎渡海将廿载,纵横商战何淋漓。”这是对郑秋子经历的描述。他曾渡过大海,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商业斗争和战争。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商人和政治家。

第十一段:“眼底骈罗世界政俗之同异,脑中孕含廿纪思想之瑰奇。”这是对郑秋子见识和思想的赞扬。他对世界的了解非常全面深入,能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这些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改革家。

第十二段:“青山一发望故国,每一念至魂弗怡。”这是对家乡的情感表达。当他站在山巅眺望远方的国家时,心中充满了悲伤和不安。这种情感源于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以及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切。

第十三段:“不信如此江山竟断送,四百兆中无一是男儿。”这是对祖国未来的担忧和期望。他认为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挽救的话,将会走向灭亡。然而,他相信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毅力和决心,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并实现伟大的复兴。

第十四段:“去年尧台颁衣带,血泪下感人肝脾。”这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他曾参加过一场重要的战役,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家人却遭受了不幸的结局。这种经历使他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和幸福的时光。

第十五段:“义会不胚走天下,日所出入咸闻知。”这是对友情的赞美。他认为友谊是一种珍贵的财富,可以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第十六段:“君时奋臂南天隅,毁家纾难今其时。”这是对朋友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当他面临困境时,朋友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并支持他的斗争事业。这份深厚的友谊让他倍感温暖和力量。

第十七段:“悲歌不尽铜驼泪,魂梦从依敬业旗。”这是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他们曾经共同度过许多难忘的时刻和岁月。如今虽然已经分别多年但是彼此之间的感情仍然深深地烙印在心头。每当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和他们之间的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

第十八段:“誓拯同胞苦海苦,誓答至尊慈母慈。”这是对使命的承诺和决心。他誓言要拯救所有的人民摆脱苦难和痛苦并报答养育他的皇帝和太后的恩情。这表明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担当以及对于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关心。

第十九段:“不愿金高北斗寿东海,但愿得见黄人捧日、崛起大地、而与彼族齐骋驰。”这是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梦想。他希望能够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崛起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并与其他民族并肩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