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仗王罴卧,戎休魏绛和。
吾君神武最,若辈谄谗多。
天祐不至此,人谋真若何。
书生无一报,洒血付悲歌。
【注释】
六月二十二日闻台湾鸡笼屿不守感愤书此和?盦韵
路仗 王罴卧,戎休 魏绛和。
吾君神武最,若辈谄谗多。
天祐 不至此,人谋 真若何。
书生无一报,洒血 付悲歌。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赴台省途中,因闻台湾鸡笼屿失守而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路仗 王罴卧,戎休 魏绛和。”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即六月二十二日,诗人从军台省途中听到消息后写下这首诗。王罴、魏绛都是唐代名将,这里借指当时驻守边疆的将领们。颔联直抒胸臆:“吾君 神武最,若辈 谄谗多。”作者认为朝廷的君主最有神武之才,而那些奸佞之徒却很多。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朝廷中奸佞小人的憎恶。
颈联:“天佑 不至此,人谋 真若何。”作者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上天赐予了我们胜利的机会吗?还是我们的计谋出了问题?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局势的担忧和对战略战术的思考。
尾联:“书生无一报,洒血 付悲歌。”这是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是一名书生,但却没有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只能在战场上洒血悲歌。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力改变国家命运的无奈和悲伤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争局势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名书生的担当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