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去我远,存者六籍纷。遗迹非口授,从生观甚勤。
往往一师说,反复万口云。吾闻《易》蛊象,育德而振民。
苟徇所不屑,戈矛已相因。前有千年书,后有万载人。
何以立天地,上答君与亲。愿持白日心,光明照星辰。

【注释】

斋中读书:在书房中读书。

圣人去我远,存者六籍纷:圣人(古代的圣人)离我很远,只有六部经典(六艺经传及图史之属)纷杂地摆在那里。

遗迹非口授,从生观甚勤:这些遗迹不是口头传授下来的,而是亲身观察学习的结果。

往往一师说,反复万口云:常常听到一位老师的言论,反复诵读,就像万口相传的话语。

吾闻《易》蛊象,育德而振民:我从《周易》中听说“蛊”的卦象,它用来培养德行来振奋民众。

苟徇所不屑,戈矛已相因:如果只是追求那些不屑一顾的东西,那么战争的武器(兵器)就会相互利用。

前有千年书,后有万载人:前面有千年的书籍,后面有万年的人。

何以立天地,上答君与亲:我们用什么来建立天地呢?是为了回报君王和亲人。

愿持白日心,光明照星辰:我希望保持明亮的心志,像日月一样普照星辰。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归田以后,他在自己的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着六经。他感叹圣人远去了,留下的典籍却是纷繁芜杂的。他感慨自己没有机会亲自听圣人讲授六经,只能通过阅读来学习。然而,他的所见却并非全是真的,而是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他曾经听过许多不同的老师讲经解义,但他仔细回味,又觉得他们说的都是重复的话。他听说了《周易》中的一些解释,其中“蛊”象征着培养德行来振奋民众。他想到如果只是为了那些不屑一顾的东西,那么战争的兵器就会相互利用。他还想到过去有很多书籍,而现在又有无数人存在,他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呢?最后,他想到用明亮纯洁的心志来报答君王和亲人,就像日月一样普照星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