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造洪杨,苏松贼焰张。
名都经克复,蕃将共翱翔。
南讨周瓯越,西驰抵蜀湘。
剧伤看遍体,勋绩炳旗常。
【注释】
浩劫:浩大的灾难。洪杨:指太平天国运动。苏松:今江苏苏州、松江一带,当时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地区。蕃将:指徐吉云,字子祥,号吉云。翱翔:飞鸟在空中盘旋飞翔,这里指徐军在战场上英勇作战。
南讨:指北伐。周瓯越:指浙江绍兴一带,当时是太平军的根据地。西驰:向西进军。抵蜀湘:指攻取四川、湖南等地。剧伤:指战死的士兵。勋绩炳旗常:指战功显赫,功绩永垂不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赞扬徐吉云所立的战功而写的。诗一开头就写“浩劫”即大灾难,紧接着写这场灾难中“贼焰张”,即太平军猖狂肆虐,到处烧杀抢劫,使“苏松”(今江苏苏州、松江一带)一带的人民深受其害。接着写太平军攻占苏、松后,各地藩镇都成了太平军中坚力量的对手,他们纷纷投靠太平军,共同抗击清军。下面五句分别写了南征、北伐、进攻浙江、四川和湖南等几路战场的情况。其中“蕃将共翱翔”一句,用徐吉云的字“子祥”,称赞徐吉云与藩镇一起驰骋沙场,英勇善战,表现了诗人对太平军将领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写徐吉云功勋卓著,战死在疆场上,但他的功绩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语言流畅简练,富有感情色彩;歌颂太平军将领的诗篇不多见,此诗可说是一首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