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柝声残,呼童整绣鞍。
林遮山径黑,月浸戍楼寒。
少小长随宦,驰驱竟自安。
平生多游兴,到处望烟峦。
【注】:
- 晓发:清晨出发。
- 旅馆:旅店住宿的地方。
- 柝(tuò)声:指报更的声音。
- 童:仆人。
- 绣鞍:绣花的马鞍,指马匹。
- 林遮山径黑:树林遮挡了山间小路。
- 月浸戍楼寒:月亮照在戍楼里,显得寒冷。
- 少小长随宦:小时候就跟随父亲在外为官。
- 驰驱竟自安:驰骋奔跑,自己觉得安闲自在。
- 望烟峦:看山峦在烟雾中缭绕。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初入仕途,清晨离开旅店时的情景。诗以“晓发”起句,点明时间是在早晨。首句中的“旅馆”,指的是作者暂住之地;而“报更声”则暗示了这是深夜时分。接着,“呼童整绣鞍”描述了诗人唤醒仆从准备出发的情景。这里的“呼童”和“整绣鞍”都是动作描写,生动地描绘出旅途的忙碌氛围。
第二句“林遮山径黑”,通过描述林荫遮蔽下的山路显得黑暗,营造出一种宁静但稍带神秘的氛围。第三句“月浸戍楼寒”则进一步通过月光映照戍楼,渲染出夜晚的清冷。这里不仅写出了夜的寂静,也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开始的旅途的预感和期待。
第四句“少小长随宦”,诗人回忆了自己从小随父外出的经历,表达了一种与家人分离的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辛酸。第五句“驰驱竟自安”,则是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上奔走、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描述。这里的“竟自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一句“平生多游兴,到处望烟峦”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一生追求自由、热爱旅行的情怀。诗人不仅在旅途中享受着这份自由,而且将这种自由延伸到了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和欣赏中。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