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阁凌虚松扫坛,聚仙亭上一凭阑。
近攀南斗七千仞,直下东林十八盘。
潭古龙鱼淹昼晦,塔荒猿鸟竟高寒。
神灯夜夜来相照,莫讶天边行路难。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天池寺
废弃的阁楼凌虚高悬,松柏扫过祭坛。
靠近攀上南斗星七千仞高,直下东林观十八盘曲折。
潭古时龙鱼淹留昼不见光,塔荒废猿鸟竞相栖息寒风中。
神灯夜夜来照我相照,莫讶天边行路难。
注释解释:
废阁凌虚:废弃的楼阁凌空而建。
凌虚:指楼阁凌空而建。
扫坛:扫除祭祀用的土坛。
聚仙亭:供奉仙人的地方。
凭阑:靠在栏杆上。
近攀南斗:接近南斗星(即北斗星)。
七千仞:形容高度极高。
直下东林:从高处向下俯视东林观。
潭古龙鱼:潭水清澈,龙鱼在潭中游弋。
淹昼晦:淹没了日光,使整个天空昏暗不明。
塔荒猿鸟:塔已荒芜,猿猴和鸟类在此栖息。
神灯:神灯指佛祖释迦牟尼的灵烛(如灯芯般细长,能燃烧较长时间),传说佛祖涅槃后留下的灵烛可以点燃油灯照明。
相照:互相照耀。
莫讶:不要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天池寺的诗,描绘了天池寺的建筑、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此游览的感受。
首句“废阁凌虚松扫坛”,写出了天池寺的建筑风格,废阁凌虚指废弃的阁楼凌空而建,松柏扫过祭坛,营造出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
次句“聚仙亭上一凭栏”,描述了诗人站在聚仙亭上,倚靠栏杆眺望远方的情景。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仿佛诗人置身于仙境之中,与仙人为伴,欣赏着山水之美。
第三句“近攀南斗七千仞”,则进一步展现了天池寺的壮丽景色。南斗星是北斗七星之一,位于南方,这里用来形容山势的高峻。诗人攀爬到南斗星的高度(七千仞)俯瞰四周,令人惊叹不已。
第四句“直下东林十八盘”,则描绘了诗人从山顶俯瞰东林观的景象。东林观是一座古老的道观,这里用“十八盘”来形容其陡峭的山路,给人一种艰难险阻的感觉。
五至七句分别描绘了潭中龙鱼、塔旁猿鸟以及周围环境。潭中的龙鱼被淹没在黑暗之中,无法见光;塔旁的猿鸟在寒冷的环境中栖息;神灯则在夜晚照亮诗人前行的道路,给人以指引。这些描写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两句“神灯夜夜来相照,莫讶天边行路难”,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不要惊讶于天边的路途艰险,因为神灯总会在夜晚给予他指引和帮助,让他能够顺利前行。
这首诗通过对天池寺建筑、自然风光以及诗人游览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世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