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东风池上柳。春恨年年,惆怅还如旧。帘底巧莺声乍溜。凭伊软语将花咒。
浑是愁多兼病酒。梦冷鲛绡,背倚屏山后。娇绝黄昏人倦候。罗衣特地春寒瘦。
诗句释义及赏析:
- 窗外东风池上柳。春恨年年,惆怅还如旧。帘底巧莺声乍溜。
- 注释: 春天的风从窗外吹进池边柳树间,带着淡淡的东风。每年春天都会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惆怅,这种感觉就像旧情未了。在窗帘下面,黄莺的歌声轻轻流淌。
- 赏析: 这句描写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内心的感慨,东风象征时间的流逝,柳树和莺鸟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主人公却因为“春恨”而感到无尽的惆怅。这种对比加深了诗句的情感深度。
- 浑是愁多兼病酒。
- 注释: 整日里忧愁缠身,又因疾病而更加憔悴。
- 赏析: 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沉重心情,愁与病的双重叠加,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忧郁之中。
- 梦冷鲛绡,背倚屏山后。
- 注释: 我梦见自己穿着薄薄的鲛绡衣服,背靠着屏风。
- 赏析: 这里的“梦冷”可能暗示身体上的不适或疾病的影响;“鲛绡”通常指薄如蝉翼的丝绸,这里可能隐喻身体的虚弱或者脆弱。而“背倚屏山”则表达了一种孤独或依赖的情绪,也许是在梦中寻求安慰或依靠。
- 娇绝黄昏人倦候。
- 注释: 到了黄昏时分,我是如此地疲倦。
- 赏析: 这里的“黄昏”是一个传统的时间意象,常用来表达一天即将结束时的落寞或疲惫感。而“人倦候”则直接描绘了人物的状态,即感到极度疲劳。
- 罗衣特地春寒瘦。
- 注释: 我穿的是特别为春寒设计的衣物,因此显得特别瘦。
- 赏析: 这句反映了季节变化对人物形象的影响,特别是“春寒瘦”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季节的特征,也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和反应。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季节中的身体感受和心理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以及对自身情感状态的反思,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深度的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