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鸳寻梦香苔径,泪湿黄昏。月上重门。卷尽湘帘细细云。
篆烟不锁纤尘影,愁杀春人。妒杀春魂。一点余寒恋粉痕。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冷鸳寻梦香苔径,泪湿黄昏。月上重门。卷尽湘帘细细云。

  • “冷鸳”:暗指寂寞的鸳鸯,常在梦中寻找伴侣。
  • “泪湿黄昏”:暗示着悲伤或失望的情绪,黄昏时分常常与哀愁相关联。
  • “月上重门”:描绘夜晚的景象,月亮升上高高的屋檐。
  • “湘帘”:古代一种细密的帘子,常用来象征温柔和细腻的情感。
  • “卷尽湘帘细细云”:形容月光穿透薄纱窗帘,形成细密的云彩图案。

2. 篆烟不锁纤尘影,愁杀春人。妒杀春魂。一点余寒恋粉痕。

  • “篆烟”:指燃烧的蜡烛或灯火,可能用来驱散阴暗,营造光明的氛围。
  • “纤尘影”:形容微小而清晰的影像。
  • “愁杀春人”:使春天的人感到忧愁,形容某种情境对人的强烈影响。
  • “妒杀春魂”:嫉妒春日的气息,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得春天的气息变得让人嫉妒。
  • “一点余寒恋粉痕”:表示即使是微弱的寒冷也在依恋着细粉的痕迹,这可能象征着温柔或脆弱的美。

译文

罗敷媚
冰冷的鸳鸯在香苔小径上寻找梦,泪水湿润了黄昏,月儿爬上了重重的门户。轻抚着湘帘的云纹,轻轻飘散着余寒。
烛光照亮了屋内,却未能束缚住纤尘的影子;使人愁苦,令人妒忌,仿佛春魂被深深吸引。一丝残余的寒意,依然恋着那粉痕,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美丽并存的夜晚场景。诗中以冷鸳和湘帘等元素象征主人公的孤独与期待,通过对比“篆烟”与“余寒”以及“愁”与“妒”,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春天的深深眷恋。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美感的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