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先吐婵娟手,白茧生姿。
不界乌丝。
细作春光下剪迟。
冰绡片片那能似,似得霜肥。
香动南枝。
两两同心照水时。
【注释】
瓶中纸梅花二首:指在瓶子里插着的梅花。
瑶华:即瑶草,一种仙草。先吐婵娟手,白茧生姿,意思是说这种瑶草从花苞中吐出,就像美丽的女子的手,白色的花瓣像蚕茧一样。不界乌丝,细作春光下剪迟,意思是说这些花瓣虽然细腻,但是不能与剪刀相比,它们在春天的光芒中缓缓落下,仿佛是在为春天做最后的准备。冰绡片片那能似,似得霜肥,意思是说即使这些花瓣如冰雪般晶莹剔透,也不能比得上霜后的肥美。香动南枝,两两同心照水时,意思是说即使这些花瓣散发着香气,也比不上那些在水面上互相依偎的梅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瓶中梅花的赞美之词。首句“瑶华先吐婵娟手”中的“婵娟”指的是美女,这里的“婵娟”是指美丽。第二句“白茧生姿”中的“白茧”指的是梅花的花瓣,这里的“白茧”是指花瓣的颜色。第三、四句“不界乌丝”中的“乌丝”指的是黑色丝线,这里的“乌丝”是指用黑色丝线制成的剪纸。第五、六句“细作春光下剪迟”中的“春光”是指春天的阳光,这里的“春光”是指阳光照射下的美景。第七、八句“冰绡片片那能似,似得霜肥”中的“冰绡”是一种透明而轻薄的丝织品,这里的“冰绡”是指这种丝织品的颜色和质地。第八句“香动南枝”中的“南枝”是指在南方的树枝上生长的梅花,这里的“南枝”是指那些在阳光照耀下生长的梅枝。最后一句“两两同心照水时”中的“同心”是指梅花的枝条相互靠近,这里的“同心”是指这些梅花枝条相互依靠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瓶中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香气以及它们的形态和色彩,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