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连宵、风风雨雨,天公已把春葬。玉箫吹得湘魂醒,还为落红惆怅。帘一桁。逗万古春愁,织作真珠浪。清尊莫放。算酒变湘江,湘江变酒,都是泪痕酿。
将身罥,万树桃花如网。个侬依旧无恙。尊前剩有何戡在,凭话旧时眉样。弦索响。听水阁潇潇,还似吴娘唱。桃根双桨。应许学当时,鸱夷一舸,烟水五湖上。
【注释】:
买陂塘·连句录别
乍连宵、风风雨雨,天公已把春葬。玉箫吹得湘魂醒,还为落红惆怅。帘一桁。逗万古春愁,织作真珠浪。清尊莫放。算酒变湘江,湘江变酒,都是泪痕酿。买陂塘。
将身罥,万树桃花如网。个侬依旧无恙。尊前剩有何戡在,凭话旧时眉样。弦索响。听水阁潇潇,还似吴娘唱。桃根双桨。应许学当时,鸱夷一舸,烟水五湖上。
【译文】:
初春的夜晚,风风雨雨,天公已经把春天埋葬。玉箫吹出的声音唤醒了沉睡中的湘君,他因为看到满地的落红而十分伤感。帘子一层层地垂下,就像织女用千丝万缕的春愁来编织成波浪。不要放掉酒杯中的美酒,它会变成湘江的水,湘江的水又会化为美酒;这一切都是泪水酿成的。我像一只鸟儿一样被缠住,周围有万株桃花像一张大网。我也依然没有改变我的本性和容貌。在酒杯前只剩下何戡一个人,他让我想起了过去的眉眼的样子。弦索的声音响起,仿佛听到水边亭子里传来吴地女子的歌声。桃根桥的双桨,应该能够学习当年越王勾践乘坐的那只小船,驾着船渡过五湖四海,去到烟水弥漫的地方去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友人的小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首二句“乍连宵、风风雨雨,天公已把春葬”,起势突兀。“风风雨雨,天公已把春葬”一句,既是实写,又带有比喻意味,既写出了天气之恶劣,又暗含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担心之情。接着以“玉箫”领起四句,通过箫声与落红相映衬,抒发离别时的感慨。“落红”一词,出自杜牧《金谷园》诗句“一骑传信到扬州,却见空城落日斜。”这里借用此意,写出自己因别离而生的惆怅之感。
过片三句,由景及人,写友人临别时的情形。“帘一桁”是说朋友离去后,只有那帘子一直挂着。“桃根双桨”两句,是说朋友离去之后,只留下那桃根渡口的双桨。“桃根双桨”,语出《世说新语·容止》:“(谢安)夜中宿于子献(谢玄),床帐无灯火,唯月明甚。”这两句是说:我的朋友离去之后,留下的只有那桃根渡口的双桨了。这两句也是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依依不舍之情。最后三句,写送别的场景。“买陂塘”三字,点明主题。“将身罥”句,是说友人离开之后,好像把自己也卷入了桃花丛中一样。“樯橹灰飞烟灭”句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诗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意思是:当年周瑜指挥作战的时候,船上旌旗飘扬,战鼓咚咚。如今,只有万树桃花如网,我依旧没有变化。“尊前”二句,意思是:现在只剩下何戡一个人在这里饮酒,只能凭吊过去的情景,聊慰心中的思念之情。“弦索响”三句,写水阁上的琵琶声。“弦索响”三字,是说琵琶声音清脆响亮。“吴娘唱”三字,是说琵琶声宛如吴地女子歌唱一般婉转动听。结末三句,是对整首词的总结。“桃根双桨”二句,是说朋友离去之后,应该学当年越王勾践乘坐的那只小船,驾着船渡过五湖四海,去到烟水弥漫的地方去了。
全词语言通俗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宋代文人送别之作中的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