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地僻少经过,宛宛柴荆出涧阿。
不尽泉声流日月,无端雨色挂藤萝。
亭开丛桂留人住,径入苍松舞鹤多。
即此投闲应胜绝,鹿门偕隐定如何。
西山同日观游包氏废园
赏析古代山水诗之美
- 诗句释义
- 山深地僻少经过
- 宛宛柴荆出涧阿
- 不尽泉声流日月
- 无端雨色挂藤萝
- 亭开丛桂留人住
- 径入苍松舞鹤多
- 译文对照
- 山峦叠嶂,幽静之地难以抵达;
- 蜿蜒的柴门隐现于山涧之畔。
- 泉水潺潺,昼夜不息;
- 雨滴斑驳,缠绕于藤萝之上。
- 小亭之内,桂花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 石径曲折,两旁古松挺拔,常有仙鹤起舞。
- 注释与翻译
- 山:指的是群山环绕、人迹罕至的深山。
- 地僻:意为地方僻静,很少有人涉足。
- 宛宛:形容弯曲的样子。柴荆:指柴门。
- 涧阿:山涧之中的角落。
- 泉声:指泉水流淌的声音。日月:这里比喻泉水的长久和清澈。
- 雨色:指雨水的颜色。
- 亭开:即亭子开放。
- 苍松:指郁郁葱葱的松树。
- 舞鹤:指仙鹤在林间飞舞。
- 赏析
-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山美景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山水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和谐统一展现得淋漓尽致。
- 全诗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价值。
-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它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山水诗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