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月夜。拱南山,俯荆水,清辉平野。一望白空城郭,翠浮松槚。蟾镜启,彩虹落,烟波如画。潇洒偏照,孝侯祠下。
尽如卿者。蛟可屠,虎可射,人人虞夏。剩得阴房鬼火,灵旗飘瓦。蓼花飞,枫叶染,悲哉秋也。秋光长则,向杯中泻。

【译文】

长桥月夜,拱南山,俯荆水,清辉平野。一望白空城郭,翠浮松槚。蟾镜启,彩虹落,烟波如画。潇洒偏照,孝侯祠下。

尽如卿者。蛟可屠,虎可射,人人虞夏。剩得阴房鬼火,灵旗飘瓦。蓼花飞,枫叶染,悲哉秋也。秋光长则,向杯中泻。

注释:

  1. 长桥月夜:长桥是地名,月夜指月亮照耀的夜晚。2. 拱南山:拱,环绕;南山,指山的南面。3. 俯荆水:俯,俯瞰;荆水,指长江流经之地。4. 清辉平野:清辉,明亮的月光;平野,广阔的田野。5. 白空城郭:白,明亮、清澈;空,空旷。6. 翠浮松槚:翠,绿色的树叶;浮,漂浮;松槚,指松树和柏树。7. 蟾镜启:蟾,指月亮;镜,镜子;启,开启。8. 彩虹落:彩虹,天上的七色云彩;落,降临。9. 烟波如画: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如画,如同绘画一般美丽。10. 潇洒偏照:潇洒,轻松愉快的样子;偏照,特别的关照或照射。11. 孝侯祠下:孝侯祠堂,纪念古代忠臣孝子的地方。12. 蛟可屠:蛟,指蛟龙;屠,宰杀。13. 虎可射:虎,指猛兽;射,射杀。14. 阴房鬼火:阴房,阴暗的房间;鬼火,传说中的鬼怪所化的火焰。15. 灵旗飘瓦:灵旗,指灵旗飘飘;飘瓦,风吹动瓦片上的旗帜。16. 蓼花飞:蓼花,一种草本植物;飞,盛开时随风飘散。17. 枫叶染:枫叶,一种落叶乔木;染,被染上颜色。18. 悲哉秋也:悲哉,感叹词;秋,季节;也,助词,无实际意义。19. 秋光长则:秋光,秋天的阳光;则,助词,无实际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长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长桥月夜”,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景色之中。接着,诗人通过对南山、荆水等地理环境的描述,进一步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
    第二句“拱南山,俯荆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山与水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环境的特点。
    第三句“清辉平野”,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清辉”一词,赋予了月光以神秘而美好的形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描绘,展示了月光照亮下的美景。其中,“一望白空城郭”一句,不仅展现了月光的明亮程度,还通过“白”字的使用,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同时,“翠浮松槚”一句则描绘了松柏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翠绿的景象。
    第五句“蟾镜启”一句,通过“蟾镜”一词,将月亮比喻为一面镜子,使得月光更加明亮、清晰。同时,“启”字的使用,又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第七句“彩虹落”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彩虹想象成降落人间的美丽使者。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第十句“烟波如画”一句,再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烟波形容为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诗人通过将自然景物与绘画相比较,进一步强调了其美丽动人之处。
    第十一句“潇洒偏照”则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孝侯祠下的景致描述得更加生动、有趣。这里,诗人通过将孝侯祠描绘成一个特别受关注的地方,进一步展现了月光的特别关照和照耀。
    最后两句“尽如卿者。蛟可屠,虎可射,人人虞夏。”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将蛟龙、猛虎等动物描绘得无所畏惧,进一步增强了诗作的气势和深度。这里的“人人虞夏”一句,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深情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