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矣安仁,惊憔悴、西风衣葛。羡筮仕、桃花洞口,寻源而入。江上月明乌鹊起,洞庭雾敛鱼龙泣。却乘流、一叶望潇湘,波涛急。
莫草檄,临邛客。非下濑,戈船力。只鸣琴幕府,坐销锋镝。吹笛自当兵十万,鼓刀恰向隆中出。听楚歌、几曲静烽烟,谐金石。
【注释】
去矣:辞官归隐。
惊憔悴:惊心伤神,形容憔悴不堪。
西风衣葛:指秋天的景色,西风吹动葛布衣襟。
羡筮仕:羡慕做官。
桃花洞口: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载,武陵有个渔人,从桃源口出来,看见桃花林中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两岸有千百棵桃树。他顺着溪流一直走到尽头,就看见了一座房子,那房子的门和窗子都是用桃木板做的,房屋周围环绕着一片美丽的桃花林,渔人觉得好像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一样。渔人向渔夫打听这个地方在哪里,但渔夫告诉他说:“这地方离这里很远,没有人知道。”后来渔人又回来寻找,但是找不到那个地方了。
寻源而入:寻找源头进入桃花源。
江上月明乌鹊起:江上的月亮明亮如昼,乌鸦在月光下起舞。
洞庭雾敛鱼龙泣:洞庭湖的水雾消散了,鱼和龙都哭泣起来。
却乘流、一叶望潇湘:却乘船顺流而下,看湘江两岸的景色。
波涛急:浪花翻滚,波浪汹涌澎湃。
莫草檄:不要草拟檄文。
临邛客:临邛(今四川邛崃)是汉代的一个地方,这里是泛指远方来的人。
非下濑:不是要下河游泳。
戈船力:古代战船,此处代指军队。
鸣琴幕府:在军帐中弹琴。
坐销锋镝:在军帐中消灭敌人的兵器。
吹笛自当兵十万:自己吹笛子,让士兵听。
鼓刀恰向隆中出:挥剑砍杀敌人,就像诸葛亮在隆中出山一样。
楚歌、谐金石:楚地的歌曲,能使金石为之铿锵。
【赏析】
这是一首词作。“谈沧孺属题挥锄居”,即词人的友人刘沧所写。这首词是刘沧为词人挥锄居写的序。作者挥锄隐居于江湖之上已有年余,现在刘沧为他写了一篇《挥锄居记》,表达了他对刘沧的感激之情。词中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江湖景象,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安享闲适生活的情感。
上片写刘沧给作者写的序。刘沧是宋代诗人,与苏轼交游甚密。此词开头两句,点明了刘沧的身份及他的为人。刘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去矣”二字写出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惊”字,则表现了他内心对官场的不满。接下来三句,描写了刘沧离开官场后的生活。他来到桃花源,看到了一个充满自然美的地方,那里的环境幽静优美,仿佛是一个人间仙境。他看到那里有河流,还有鸟儿在树上唱歌。这些都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则是对他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的一种总结。
下片是作者对自己在江湖上生活的感受。“莫草檄,临邛客”这几句,表明了他对官场的态度。他认为官场是险恶的,因此不愿意参与其中。“非下濑,戈船力”这两句,表明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他虽然不是真正的战士,但是却能够用音乐来鼓舞士兵们的勇气。“只鸣琴幕府,坐销锋镝”这两句,表明了他在政治上的地位以及他的影响力。他在军中弹琴,使士兵们忘记了战争的残酷,从而成功地消灭了敌人的兵器。“吹笛自当兵十万,鼓刀恰向隆中出”,则进一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自己吹笛子,让士兵们听;挥剑砍杀敌人,就像诸葛亮在隆中出山一样。这些描述都表现出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全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江湖景象,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安享闲适生活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刘沧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和战场生活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