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名利意何如,常爱清幽学隐居。
隔院桃花红入砚,压檐竹叶绿侵庐。
忘机静对枝头鸟,有味堪亲架上书。
薄暮偶来溪畔立,风吹萍散数游鱼。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闲居的心境。
第一句“删除名利意何如”中的“删除”,指去除、除去;“名利”指名誉与地位;“何如”,指怎么样,如何。整句的意思是:去除名与利,心中有何感觉?第二句“常爱清幽学隐居”中的“清幽”指清静幽雅;“隐居”指隐退生活。整句的意思是:常常喜爱清幽的生活,喜欢隐居的生活。第三句“隔院桃花红入砚,压檐竹叶绿侵庐”中的“隔院”指隔壁的院子;“桃花”指院中之花;“红入砚”是说桃花的颜色如砚石一样红润。“压檐竹叶绿侵庐”中的“压檐”指在屋檐下生长;“绿侵庐”指竹叶长满了屋檐。整句的意思是:隔着院墙的桃花颜色鲜红如同砚台般艳丽,而竹叶绿得侵入了屋檐。第四句“忘机静对枝头鸟,有味堪亲架上书”中的“忘机”指忘却功名利禄之心;“静对”指静静地对着……欣赏……整句的意思是:忘掉功名利禄之心,静静地看着枝头鸟儿。第五句“薄暮偶来溪畔立,风吹萍散数游鱼”中的“薄暮”指傍晚时分;“溪畔”指溪边;“数游鱼”即数不清的游鱼。全句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偶尔来到溪边站立,看着溪水里漂浮的荷叶和游鱼。
【答案】
删除名利意何如,/常爱清幽学隐居。/隔院桃花红入砚,/压檐竹叶绿侵庐。/忘机静对枝头鸟,/有味堪亲架上书。/薄暮偶来溪畔立,/风吹萍散数游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闲居时的心境和情趣。
首联两句直抒胸臆,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淡泊的超脱态度。诗人认为,如果去掉名利,那么内心将会产生何种感受呢?他的回答是,自己非常喜爱清幽宁静的生活。
颔联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闲居的生活情景。诗人身处闹市之中,但心却向往着远离尘嚣的清幽之地。院中桃花绚烂如火,仿佛可以燃烧整个房间;屋檐下的竹子郁郁葱葱,绿色覆盖了整个屋顶。
颈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他坐在窗前,静静地观赏着枝头嬉戏的鸟儿,似乎忘记了世间的一切烦忧。他拿起书本,仔细地阅读着书中的内容,品味着其中的趣味。
尾联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情趣。傍晚时分,他偶尔来到溪边的小亭上休息,看着水面上的荷叶被风儿吹动,一群群游鱼在水中畅游。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以及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