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楼时起浪千重,自摄心魂惝恍中。
飘泊正如秋一叶,寻常经见海多风。
高帆鸟翼呜呜黑,落日鱼涎拍拍红。
坐叹狂流垂未息,送人无那与俱东。
我们逐句来解析这首诗:
- 七月初六日赴沪海上大风
- 舵楼时起浪千重,自摄心魂惝恍中。
- 飘泊正如秋一叶,寻常经见海多风。
- 高帆鸟翼呜呜黑,落日鱼涎拍拍红。
- 坐叹狂流垂未息,送人无那与俱东。
诗句释义:
- “七月初六日赴沪海上大风”:这是诗人出发的日期和天气状况的描述。初六指的是农历七月十六,而海上大风通常指强风或暴风。
- “舵楼时起浪千重,自摄心魂惝恍中。”:描述了在海上遇到强烈的海浪,船只摇摆不定的场景。这里的“自摄心魂”可能指的是内心的不安或迷茫。
- “飘泊正如秋一叶,寻常经见海多风。”: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荡,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行踪不定,经常在海上遇到不同的风向。
- “高帆鸟翼呜呜黑,落日鱼涎拍拍红。”:描绘了海上日落时分的景象。鸟翼低飞发出的声音(呜)与水面反射的夕阳(红)形成对比。
- “坐叹狂流垂未息,送人无那与俱东。”:表达了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力量时的无奈和悲伤。诗人看着狂流(可能是指海上的狂风大浪),感叹其永不停息,而自己只能跟随船只向东航行,无法改变方向。
译文:
七月十六日我前往上海,海上遇到了大风。
船舵楼时常有巨浪拍打,让我心神不宁。
像我这漂泊不定的人,秋天的叶子随风飘扬。
平常见到的大海经常刮风。
高高的帆船像鸟儿一样飞翔,但乌鸦般的叫声让天空显得阴沉。
太阳落山时波浪拍打着海岸,留下一片红色的痕迹。
我感叹狂流永远不会停止,只能与同伴同向前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海上航行的艰难和自然力量的强大。诗人将自己比作飘泊的秋叶,与大海中的风浪相呼应,表达了对无常命运的感慨。诗中多次提及“风”,这不仅反映了海上环境的特点,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不定。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态度,以及对同行者共同前行的无奈感。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慨与自然景观相互交织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