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花光送晚秋,午馀寒蝶尚淹留。
直知天意存荒径,且遣霜威上薄裘。
国事正冠吾孰语,重阳得酒世能休。
古人此日登高感,不谓于今亦独愁。
【注释】己未,即九月初六。烂漫,花繁盛的样子。
“午余寒蝶尚淹留”,是说天将晚时,蝴蝶还未飞去,说明天气还不太冷。
“直知天意存荒径”,是说诗人知道上天有它的意思在,要留着这荒凉的小路,不让它荒芜。
“且遣霜威上薄裘”,意思是让那寒冷的霜气先吹到身上,不要等到了重阳节才感到寒冷。
“国事正冠吾孰语”,“孰”通“熟”,这里是问谁熟悉国家大事。
“重阳得酒世能休”,“休”是休息、停歇的意思,这里指喝酒消愁。
“古人此日登高感”,是说古代的人们在这重阳节这天登上高山来感受节日的气氛。
“不谓于今亦独愁”,是说没有想到如今也独自一人在佳节独自忧愁。
【赏析】
此诗为九日登高之作,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重阳佳节独自愁闷的情怀。诗中虽无直接议论,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开头两句写景:秋光明媚的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洒满大地,花丛中彩蝶翩翩起舞。“花光送晚秋”,以“花光”二字,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气氛;“晚秋”二字,又烘托出季节特征。两句写景,不仅色彩鲜明,而且富有动态,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午馀寒蝶尚淹留”,是说天已将晚,蝴蝶还未飞去,说明天气还不太冷。两句写景,既突出了“夕”字的时间特征,又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和气氛的浓烈,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可谓妙笔生辉。以下四句抒情。“直知天意存荒径”,是说诗人知道上天有意要留着这荒凉的小路,不让它荒芜。“且遣霜威上薄裘”,意思是让那寒冷的霜气先吹到身上,不要等到了重阳节才感到寒冷。两句写景,表现了诗人不畏严寒,不辞劳苦的精神。“国事正冠吾孰语”,“孰”同“熟”,这里是问谁熟悉国家大事。两句写情,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感情。“重阳得酒世能休”,是说在重阳佳节之际,如果能借饮酒来解忧排烦就好了。“世能休”三字,道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凉之感。
下面四句写诗人在重阳佳节之际,独自登高的感受。前三句写景。“古人此日登高感”,这是说古代的人们在这重阳节这天登上高山来感受节日的气氛。“不谓于今亦独愁”,是说没有想到如今也独自一人在佳节独自忧愁。诗人通过与古人的对比,进一步抒发自己独处他乡,身不由己,不能与亲人团聚,无法过个祥和愉快的佳节的痛苦心情。
此诗首联叙事兼点题,中间两联写景抒情,末联写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琢,却能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