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荷气清,晚萼红逾重。
明月照绿房,修擎聚青汞。
久坐至露深,结怀不成梦。
宵长岁过半,鸟息枝犹动。
伤哉望乡人,见云愁澒洞。

注释:

  1. 初秋荷气清:初秋的荷塘,荷叶清新。
  2. 晚萼红逾重:傍晚时分,花瓣更加鲜艳。
  3. 明月照绿房:明亮的月光照亮了绿色的房屋。
  4. 修擎聚青汞:修长的茎杆聚集着青色的露珠。
  5. 久坐至露深:我坐在那里,直到露水变深。
  6. 结怀不成梦:我满怀心事,却无法成眠。
  7. 宵长岁过半:夜长昼短,一年已经过了一半。
  8. 鸟息枝犹动:鸟儿在枝头停歇,树枝仍然在轻轻摇晃。
  9. 伤哉望乡人:令人悲伤的是那些远在他乡的人。
  10. 见云愁澒洞:看到天上的云彩,心里充满了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秋夕》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初秋时节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初秋荷气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初秋荷塘的清新气息。接着“晚萼红逾重”一句,通过对晚霞中盛开的荷花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
    第三句“明月照绿房”,则是将明月与绿色的房屋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好的画面。接下来的“修擎聚青汞”,则是通过比喻的手法,形容茎杆上聚集的露水如同青色的汞珠一般晶莹剔透。
    第四句“久坐至露深”却带来了一丝忧愁。诗人坐在露水中,久久不能入睡,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思乡之情。第五句“结怀不成梦”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无助,他满怀心事却难以入眠,只能在梦中寻找安慰。
    第六句“宵长岁过半”则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夜长昼短,一年已经过了一半,而诗人却无法摆脱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最后两句“鸟息枝犹动”和“伤哉望乡人”,则将诗人的心情推向了高潮。鸟儿在枝头停歇,树枝仍然在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而“见云愁澒洞”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看到天空中的云彩时,心中涌动的深深忧愁。
    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愁。同时,诗歌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