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逾月霁,河汉悬宵分。
芙蓉溢金塘,罗绮成锦云。
夏尽秋浸至,水深民垫昏。
负轭有虚名,牵牛何足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 七夕: “七夕”是指中国的情人节,也称为乞巧节,源于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相会故事。在古代,这个节日通常用于庆祝爱情和团聚。
  • 霖雨逾月霁: “霖雨逾月霁”意味着连绵的雨水持续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停歇。这里的“逾月”表示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霁”是天气放晴的意思。
  • 河汉悬宵分: “河汉”指的是银河,而“悬宵分”则是指银河横跨夜空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银河清晰可见,犹如悬挂在夜空中的一条细线。
  • 芙蓉溢金塘: “芙蓉”指的是荷花,“溢金塘”则形容荷花盛开时水花飞溅,如同金色的波浪一般。这里以荷花比喻月光,强调了夜色之美。
  • 罗绮成锦云: “罗绮”指的是华丽的衣服,“成锦云”则是指这些衣物在晚风中飘动,仿佛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云彩。这句诗赞美了晚风吹拂下的美丽景色。
  • 夏尽秋浸至: “夏尽”指的是夏天结束,“秋浸至”则是指秋天的气息开始弥漫。这句诗表达了季节转换带来的感受。
  • 水深民垫昏: “水深”指的是水面上反射出的月光,“民垫昏”则是指人们感到疲倦,夜晚渐深。这句诗表达了夜晚的宁静与深沉。
  • 负轭有虚名: “负轭”指的是背载重物的人,“虚名”则是指这种辛苦劳动给人带来的名声。这句诗讽刺了那些为了名声而辛苦劳作的人,表达了对这种功利主义的批评。
  • 牵牛何足云: “牵牛”在古代诗词中常常指代牛郎织女这一故事中的牛郎星,“云”则是比喻。这句诗表达了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感慨,认为这样的传说虽然美丽,但并不值得过于追求或重视。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七夕之夜的美丽与哀愁。首联描绘了连续的雨水过后天气放晴的景象,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则通过“芙蓉”与“罗绮”的比喻,赞美了自然美景与人间繁华。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从夏季到秋季的过渡,以及人们对夜晚的感受。尾联则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观念的不满和思考。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深邃与独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