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不知辨,所得皆害名。
众鸟随孔鸾,岂不以其灵。
而从野雀栖,无巢谁所令。
握鳣日以喜,见蛇忘其形。
赵女不择少,虾组不择清。
遂令弋鱼人,罟及浊海鲸。
罟鲸网亦折,弋鱼船亦倾。
当公无渡河
当:正当,正值。
渡河:渡越河川。
这句的意思是:正当人们要过河的时候。
译文:正当人们要渡过河流时,却有人故意不渡河。
注释:渡河:指过河。
赏析:这句诗是说,在人们需要渡河时,有人故意不渡河,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对人们的一种欺骗和蒙蔽。
义利不知辨,所得皆害名。
义:正义;利:利益;辨:分辨。
这句的意思是:对于正义与利益,人们不能正确分辨,最终都会导致名声的损害。
译文:对于正义与利益的分辨,人们无法做到正确,结果都是名誉受损。
注释:义:正义;利:利益;辨:分辨。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人们在面对正义与利益的选择时,往往会因为个人的私心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导致名誉受损。这种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当时社会风气败坏的一个重要表现。
众鸟随孔鸾,岂不以其灵。
这句的意思是:许多鸟儿随着孔鸾飞翔,难道不是因为它有灵性吗?
译文:许多鸟儿随着孔鸾飞翔,难道不是因为它的灵性吗?
注释:孔鸾:神话中的吉祥鸟,传说中能飞天。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观点。在诗人看来,那些能够飞天的吉祥鸟之所以能飞得高远,是因为它们有着灵性的指引,而那些普通的鸟儿则没有这样的能力。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具有灵性的人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那些没有灵性的人则会陷入困境。
而从野雀栖,无巢谁所令。
这句的意思是:而野雀栖息在巢中,这是谁的命令呢?
译文:而野雀栖息在巢中,这是谁的命令呢?
注释:从:跟随。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野雀栖息在巢中的场景,来讽刺那些被权力和地位所驱使的人。在诗人看来,那些被权力和地位所驱使的人就像是一群野雀一样,他们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但却没有自己的家和归宿,完全是由他人所命令和支配的。这种行为是违背人性和道德的,也是不应该被接受的。
握鳣日以喜,见蛇忘其形。
这句的意思是:手握大鱼感到欣喜,见到蛇却忘了自己的形象。
译文:手握大鱼感到欣喜,见到蛇却忘了自己的形象。
注释:鳣(zha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鱼,形状像龙。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观点。在诗人看来,手握大鱼是一种令人喜悦的感觉,而见到蛇却忘了自己的形象则是对这种喜悦的破坏。这是因为蛇的出现让人失去了对自我的认知和尊重,从而失去了对自己的形象的保护和爱护。这种行为是违背人性和道德的,也是不应该被接受的。
赵女不择少,虾组不择清。
这句的意思是:赵氏的女儿不挑剔男方年轻,用细丝线织成的衣带也不挑剔颜色清亮。
译文:赵氏的女儿不挑剔男方年轻,用细丝线织成的衣带上也不挑剔颜色的清澈。
注释:赵:指赵国。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赵女和虾组的描绘,来讽刺那些在婚姻中只看外表和条件,而不注重内在的人。在诗人看来,真正的婚姻应该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而不是仅仅看重对方的外貌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夫妻关系,让婚姻更加美满幸福。
遂令弋(yi)鱼人,罟(guǒ)及浊海鲸。
这句的意思是:终于使捕鱼的人,捕捉到了海里的大鱼和鲸鱼。
译文:终于使捕鱼的人,捕捉到了海里的大鱼和鲸鱼。
注释:弋鱼人:捕捞鱼的人。罟:捕捞用的网。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捕鱼的人成功捕捉到海里的大鱼和鲸鱼的过程,来表达诗人对这种捕捞行为的赞赏和肯定。在诗人看来,这种捕捞行为是值得赞扬和鼓励的,因为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上的回报,还能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罟鲸网亦折,弋鱼船亦倾。
这句的意思是:渔网也断了,渔船也翻了,比喻做事不得法或方法不当以致失败。
译文:渔网也断了,渔船也翻了,比喻做事不得法或方法不当以致失败。
注释:罟:捕捞用的网。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渔网断了和渔船翻了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做事不得法或方法不当以致失败的感叹和担忧。在诗人看来,无论是捕鱼还是做人做事,都应该讲究方法和技巧,否则就会失败甚至毁掉一切。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的警示,也是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