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穿忆得去年事,惭愧高楼听落湍。
红烛犹嫌寒话短,竹鸡亦道路行难。
相看白鬓经三世,耐得青松此两山。
感慨便成孤负却,铜丸钱汁是常餐。
诗句解析
花朝宿石井:在春季的花朝节期间,诗人选择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住在山中的石井旁。这里的“花朝”指的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宿石井”意味着在山间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过夜。
绳穿忆得去年事:通过细绳穿过的回忆,诗人想起了去年的情景。这可能指的是通过回忆过去的某个特殊事件或经历,使得当前的生活有了不同的感受。
惭愧高楼听落湍:站在高楼之上,听着瀑布的声音,诗人感到惭愧。这种情感可能源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自然力量的感叹,或者是因为自己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相比显得渺小。
红烛犹嫌寒话短:点燃了红烛,但感到寒冷,担心话语的时间太短。这里的“红烛”象征着温暖和光明,而“寒话短”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和无奈。
竹鸡亦道路行难:竹子鸡也在行走中遇到了困难。竹鸡是一种生活在竹林中的鸟类,它的叫声清脆悦耳,但在行走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障碍。
相看白鬓经三世,耐得青松此两山:看到彼此的白发已经经历了三个春秋,但仍然能够忍受住生活的艰辛和挑战。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坚持。
感慨便成孤负却,铜丸钱汁是常餐:感慨之余,不禁感到辜负了许多机会和可能性,就像用铜丸煮饭一样。这里的“铜丸”和“钱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们在这里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
译文与注释
花朝宿石井 / 绳穿忆得去年事,惭愧高楼听落湍。
红烛犹嫌寒话短,竹鸡亦道路行难。
相看白鬓经三世,耐得青松此两山。
感慨便成孤负却,铜丸钱汁是常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花朝节期间在山中石井过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红烛、竹鸡、青松等,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也富含深意,如“惭愧高楼”、“铜丸钱汁”,这些词语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