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绵袄子易经过,夜坐其如彻骨何。
我手倘然同佛手,袖中少许是兜罗。

【解析】

本诗为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诗人杂取米盐琐事,编成二十四首诗,读之而悲;后两句写诗人以佛手比喻自己的作品,用兜罗喻指自己的作品。

“臣虞”“杂取”点明题旨,表明这是一篇杂诗。

“成二十四诗”一句交代了创作内容与数量。

“余读”二句是第一层,表达了对所做诗歌的不满,“勉答其半”三字表现了作者自谦的态度。

“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一句是第二层,说明这些诗作在音韵、用词上都很混乱,没有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范。

“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薪”二句是第三层,运用典实,指出所编诗作并非出于自己之手,而是仿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咏怀”诗句而来,只是模仿的痕迹太明显。

【答案】

杂诗(二十四首)

臣虞杂取米盐琐事,

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

勉答其半,韵既不次,

语复不伦。

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

非敢云属和也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