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爱敬客,居恒相劳苦。
三千蹑珠履,金罍歌且舞。
一朝事势异,掉臂不胜数。
孤白秦藏中,函关夜艰阻。
鸡鸣迄狗盗,风期一何古。
不然孟尝君,血溅咸阳土。

【注释】

公子:指汉高祖刘邦。爱敬(yì jìng):喜爱和敬仰。相劳苦:为对方操劳。三千:形容人多。蹑(niè)珠履:踩在珠玉上行走。金罍(léi):盛酒的器物。歌:歌舞。掉臂:形容人傲慢不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胜数:形容人数众多。孤白:指白起。秦藏中:指秦昭王的后院。函关:古地名,是秦国的关隘之一。鸡鸣狗盗:比喻小偷小摸,用此来比喻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风期:风云际会,指时机。古:指陈旧、不合时代。不然:倘若不是如此;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人,以慷慨好客而闻名,曾三次免于被秦昭王杀害。咸阳:即秦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市。血溅咸阳土:比喻被杀身首异处。

【译文】

我喜爱并尊敬你的客人,经常为他们操劳辛苦。

三千名宾客,穿着珍珠鞋,边唱歌边跳舞。

一朝事势变化了,像掉臂的人一样,数不清。

孤立无援像白起那样,函谷关夜半受阻阻不通。

鸡叫的时候狗才敢出来偷东西,这样的机遇多么古老啊!

否则你就不会成为孟尝君,他的血染红了咸阳的土地。

【赏析】

《咏史三十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组诗共三十八首,前五言律诗五首,其余都是七言绝句。这些诗都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其中第一篇《咏史》主要歌颂了汉高祖刘邦的功业以及他对待宾客的态度,赞扬了他善于用人、能知人善任的优点,同时指出了他的过失。第二篇《忆昔》则主要是通过描写项羽的失败,来表达自己对于统治者的不满情绪。第三篇《哀王孙》则是通过对一个贵族子弟的悲惨遭遇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情绪。第四篇《咏怀古迹五首》则是杜甫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愤怒情感。第五篇《咏怀古迹六首》则是杜甫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统治者的规劝。总的来说,这组诗歌都是杜甫对于历史的反思和评价,体现了他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现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