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朝露,何以自苦为。
卫律罪通天,固然何足疑。
陵也有广风,不死非脂韦。
庶几柯之盟,得当报主知。
乃亦为此言,涕下徒沾衣。
此言吾最恨,往往令人迷。
朝露既云短,为欢曾几时。
千秋万岁名,君子宜三思。
不见典属国,垂光等虹霓。
生面开麒麟,飘萧双鬓丝。
译文:
人生犹如清晨的露水,何必苦苦追求呢?
卫律之罪足以触及天宫,难道还有什么值得怀疑吗?
陵墓有广袤的风,长生不死并非脂韦所能。
如果能与古柯树达成盟约,必定能报效君王。
如今却只能为此叹息,泪水只能洒在衣襟上。
这种话最让人痛恨,往往使人陷入迷惑。
朝露既短又短暂,欢乐的时光能有多久?
千秋万代的名声,君子应该三思而后行。
我看不到典属国,他的光辉如同虹霓。
生面如开麒麟,飘然双鬓如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古人事迹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一句“人生如朝露,何以自苦为”,诗人用“朝露”比喻人生短暂,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这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提醒人们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迁。
第二句“卫律罪通天,固然何足疑”,诗人引用了历史上的一些典故,表达了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这里的“卫律”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而“通天”则暗示了他的罪行极为严重。诗人认为,无论罪行多么严重,都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这体现了诗人的正义感和批判精神。
第三句“陵也有广风,不死非脂韦”,诗人以“陵”指代古代帝王,这里可能指的是秦始皇陵墓。诗句中的“广风”可能是指陵墓中的风声,象征着威严、崇高。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帝王不朽传说的赞美,同时也暗喻了人应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不应沉溺于世俗之欲。
第五句“庶几柯之盟,得当报主知”,诗人在这里提到了一种承诺或盟约,可能是与某种理想或目标相关的约定。这里的“柯之盟”可能是指与自然界的某种联系,如与树木的契约,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的追求。
第七句“乃亦为此言,涕下徒沾衣”,诗人在这里回顾了自己的言论,表达了对于这些言论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的“涕下”形容诗人因悲伤或感慨而流泪的情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最后两句“此言吾最恨,往往令人迷”和“朝露既云短,为欢曾几时”,诗人再次表达了对于这些言论的反感和失望。他认为这些言论往往让人陷入迷茫,无法真正理解和接受。这里的“朝露”比喻人生中的快乐时光,意味着这些言论会让人错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事迹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人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自己对于名利、道德、自然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