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爱儒术,迥出高皇先。
草草札数行,感激令人传。
毋与穷寇争,赤眉吾自鞭。
饱逸待饥劳,非敢诸将烦。
始虽垂翅归,终则奋翼前。
东隅照偶失,收效桑榆颠。
尔我君与臣,如人父子间。
何嫌复何疑,而有惧意焉。
豆粥燕蒌亭,麦饭滹沱干。
厚意久不报,迄今铭肺肝。
得陇复望蜀,人苦知足难。
每一发兵符,头须为皓然。
司马习步骑,水战非所娴。
一繇征南公,重我荆门权。
将军今老矣,乃犹枕戈眠。
中夜谁爬搔,背痒绝可怜。
笔与舌互用,真意浮其端。
词令妙天下,文彩如龙鸾。
诗句
- 世祖爱儒术,迥出高皇先。 - 此句表明汉世祖刘秀(光武帝)对儒家学问的喜爱,超越了他的高祖刘邦(汉太祖)。
- 草草札数行,感激令人传。 - 指书信写得仓促匆忙,表达了深切的感激之情。
- 毋与穷寇争,赤眉吾自鞭。 - 表示不和失败的敌人争斗,而是自己主动出击。
- 饱逸待饥劳,非敢诸将烦。 - 享受安逸等待苦难,不担心让将领们烦恼。
- 始虽垂翅归,终则奋翼前。 - 起初虽然像鸟儿落了翅膀一样回归,但最终会振翅高飞。
- 东隅照偶失,收效桑榆颠。 - 比喻开始的好机会因为错误而失去,最终的努力在晚年才显现成效。
- 尔我君与臣,如人父子间。 - 形容君臣如同父子之间的关系。
- 何嫌复何疑,而有惧意焉。 - 表示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但心中仍然有恐惧。
- 豆粥燕蒌亭,麦饭滹沱干。 - 描述饮食简朴的生活状态。
- 厚意久不报,迄今铭肺肝。 - 长时间未得到回报,至今仍记忆犹新。
- 得陇复望蜀,人苦知足难。 - 得到陇地又渴望蜀地,人们常常觉得满足已经很难了。
- 每一发兵符,头须为皓然。 - 每次出征,头发都会花白。
- 司马习步骑,水战非所娴。 - 司马徽擅长骑马和步兵,但不擅长水战。
- 一繇征南公,重我荆门权。 - 被委以重任为征南将军,增强了自己的权力。
- 将军今老矣,乃犹枕戈眠。 - 将军现在年纪大了,但还是保持着战士的姿态。
- 中夜谁爬搔,背痒绝可怜。 - 半夜里谁在挠痒,让人感到十分可怜。
- 笔与舌互用,真意浮其端。 - 用笔和舌头相互使用,但真正的含义难以捉摸。
- 词令妙天下,文彩如龙鸾。 - 言辞技巧天下无双,文章色彩绚丽如龙凤。
译文
- 世祖刘秀非常喜爱儒家学说,超过了他高祖刘邦。
- 书信匆匆写下几行字就传递了出去,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 不要和败军之将战斗,让他们自己去惩罚他们自己好了。
- 我们不追求战争的胜利,只希望士兵们能够休息养精蓄锐,而不是让他们去担忧。
- 一开始我们就像鸟儿一样落了翅膀一样回归,但最终会振翅高飞。
- 东边的地方就像夕阳照耀下的偶然失事一样,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
- 我们和皇帝的关系就如同父子一般亲密无间。
- 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但心中仍然有恐惧。
- 吃的是简单的豆粥,喝的是清淡的燕洼亭水。
- 我们的好意很久没有得到回应,这让我至今都感到非常痛心。
- 得到了陇地又渴望蜀地,人们常常觉得满足已经很难了。
- 每次发出军事命令,头发都会变白。
- 司马徽擅长骑马和步兵,但不擅长水战。
- 被委以重任为征南将军,增强了自己的权力。
- 将军现在年纪大了,但还是保持着战士的姿态。
- 半夜里谁在挠痒,让人感到十分可怜。
- 用笔和舌头相互使用,但真正的含义难以捉摸。
- 言辞技巧天下无双,文章色彩绚丽如龙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刘秀和其祖父刘邦的不同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诗中的“世祖”指的是刘秀,他重视儒学、谦逊待人、善于用人,而他的祖父刘邦则是个粗犷豪放的皇帝。诗中多次提到刘邦的事迹,如他在建立汉朝后的功业、对待敌人的态度等,以此来突出刘秀与他的区别。同时,诗中也表现了刘秀对于生活细节的态度和对士兵的关怀,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处理方式。整体上,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两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