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袁景倩,不敌萧道成。
正如一木支,无救大厦崩。
顾谓其子最,名义古所敦。
汝不失孝子,我不失忠臣。
尔时刘尚书,父子亦殒身。
百姓为之谣,可怜石头城。
石头真可怜,褚渊空复生。
举止有如此,何面堪向人。
不能杀袁刘,寒士分固应。
出语胡不避,功曹名至今。

诗句解释:

  1. 亦知袁景倩,不敌萧道成。 - 这句话中的“袁景倩”和“萧道成”指的是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袁景倩可能是被萧道成击败的一方。
  2. 正如一木支,无救大厦崩。 - 这里用“一木支”象征性地比喻一个人或一个小团体试图挽救一个崩溃的大厦,但无济于事。
  3. 顾谓其子最,名义古所敦。 - “顾谓其子最”意味着在考虑某人的儿子时,人们会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而“名义古所敦”则强调了名声和传统对于家族的重要性。
  4. 汝不失孝子,我不失忠臣。 - 这两句话表明双方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都是出于忠心和孝顺。
  5. 尔时刘尚书,父子亦殒身。 - “刘尚书”可能是指刘宋时期的一位官员或学者。他们父子二人都在那个时代去世。
  6. 百姓为之谣,可怜石头城。 - 这里的“石头城”可能是指建康(今南京),因为建康曾是六朝时期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刘宋的都城。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于历史的哀叹和对逝去时代的怀念。
  7. 石头真可怜,褚渊空复生。 - “石头”可能是指南朝梁时的都城建康,而“褚渊”则是南朝宋的一位著名文人。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
  8. 举止有如此,何面堪向人。 - “举止有如此”意味着如果某人的行为举止与历史上的某些人物相似,那么他们就会面临人们的指责或非议。
  9. 不能杀袁刘,寒士分固应。 - “袁刘”可能是指袁粲和刘秉,两位南朝宋末年的大臣。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权力斗争。
  10. 出语胡不避,功曹名至今。 - “胡不避”可能是指在发表言论时应该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或言辞。而“功曹名至今”则意味着这位官员的名字和声誉一直流传到现在。

译文:

  1. 我知道袁景倩,却抵挡不住萧道成的势力。
  2. 就像一根木头支撑着大厦一样,却无法阻止大厦的倒塌。
  3. 我听说他的孙子是最出色的,这是自古以来就被看重的传统。
  4. 你是一个真正的孝子,而我也是一个忠诚的臣子。
  5. 那时的刘尚书和他的儿子也一起殉难了。
  6. 百姓们为此编歌谣,真是可怜我们那个石头城。
  7. 石头城真是可怜啊,褚渊这样的才子现在只能复活。
  8. 举止行为像这样的人,又怎么能面对世人呢?
  9. 我们没有能力杀死袁粲和刘秉,作为寒门出身的士人,我们的命运应当由上天决定。
  10. 说出这样的话语而不加以回避,你的地位和名誉仍然留在今天。

赏析:
这首诗以讽刺和批评的口吻回顾了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人进行了无情的嘲讽。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典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政治的深刻理解和看法。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