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家尚书令,督军拒清溪。
背痈正新愈,苦战力不支。
二子亦阵亡,其母哭抚尸。
父忠子尽孝,死也甘如饴。
导非社稷臣,正色曾箴规。
嗣皇尚未立,岂臣辞疾时。
又请免导官,亏法而从私。
事虽寝不行,举朝严惮之。
诸子宏风流,鄙吝非壶谁。
宁如含瓦石,放达非所期。
悖礼伤教化,倾覆实在兹。
乃信死难臣,平日谏诤姿。
忠孝萃一门,可以悟修齐。

翻译:

在诗的前两句中,“卡家尚书令”,“督军拒清溪”指的是卡家的家族成员担任了重要职务并在抵抗外敌时表现出英勇。

后两句则描述了家族成员战死沙场的悲剧,他们的英勇牺牲和母性的悲痛,以及父辈对子女尽孝的坚守,体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句“导非社稷臣,正色曾箴规。”、“嗣皇尚未立,岂臣辞疾时”,指出了这位官员并非真正的国家忠臣,而是在君主即位前就因病辞职的情况。

然后是“又请免导官,亏法而从私。事虽寝不行,举朝严惮之。”,这里描述了官员试图免除自己的官职但最终未能成功的情节,即使此事被搁置,整个朝廷对他的敬仰之情却依然存在。

随后的诗句“诸子宏风流,鄙吝非壶谁。宁如含瓦石,放达非所期。悖礼伤教化,倾覆实在兹。”,反映了官员的子女们虽然风流倜傥,但并不理解父亲的忠义行为。同时,也指出了家族成员背离礼仪和道德的行为对社会的破坏。

“乃信死难臣,平日谏诤姿。忠孝萃一门,可以悟修齐。”,表达了对这位忠诚勇敢的大臣的尊敬,并赞扬他平时以身作则、勇于直言的品质,以及这种品质如何能够启迪人们修身养性。

注释与赏析:

  • 卡家尚书令: 这是对某个姓氏的尊称,表明其家族中的某个人在历史上担任过尚书令这样的高官。
  • 督军拒清溪: “督军”指代军事指挥官,“拒清溪”意味着在对抗敌人时采取了坚决不后退的立场。
  • 背痈正新愈,苦战力不支: 描述了一个人物背部长有恶疮且刚刚愈合,但仍然因战斗疲劳而力不从心的状况。
  • 二子亦阵亡,其母哭抚尸: 这一句展现了一个家庭因为战争而失去了两个儿子,母亲在失去孩子后的痛苦和悲伤。
  • 父忠子尽孝,死也甘如饴: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牺牲精神,即父亲为了国家尽忠,儿子为了孝顺也选择了死亡,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如同甜蜜一般。
  • 导非社稷臣,正色曾箴规。:这里的“导非社稷臣”可能是指某人不是真正为国家服务的好臣子,而“正色曾箴规”则表示此人曾经严肃地劝告过君王。
  • 嗣皇尚未立,岂臣辞疾时: 描述了一个人在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就因病请求退休。
  • 又请免导官,亏法而从私: 这一句表明了这个人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来免除自己的官职。
  • 事虽寝不行,举朝严惮之: 尽管他的请求没有被批准,但他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朝廷的普遍敬畏。
  • 诸子宏风流,鄙吝非壶谁: 这里可能是在说这个家族的其他成员(“诸子”)都是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人(“宏风流”),只有他自己(壶)缺乏这些品质(“鄙吝”)。
  • 宁如含瓦石,放达非所期: 这句诗可能在比喻这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理想,宁愿像一块普通的瓦片或石头那样平凡无奇,而不追求过分的自由和放纵。
  • 悖礼伤教化,倾覆实在兹: 这一句指出了这个家族成员的行为违背了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教化,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 乃信死难臣,平日谏诤姿: 这表明了对这位忠诚于国家的臣子的深深敬意,同时也强调了他平时敢于直言进谏的品质。
  • 忠孝萃一门,可以悟修齐: 这句诗总结了整个家族的道德风貌和行为准则,强调了忠孝两全的家庭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