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雄关据上游,重湖八百望中收。
当心忽压秦头日,画地难分禹迹州。
从古荆蛮原小丑,即今砥柱孰中流。
红髯碧眼知何意,挈镜来登最上头。

这首诗是李白的名作《登岳阳楼》,全诗如下:

上岳阳楼    
巍峨雄关据上游,重湖八百望中收。    
当心忽压秦头日,画地难分禹迹州。    
从古荆蛮原小丑,即今砥柱孰中流。    
红髯碧眼知何意,挈镜来登最上头。    

译文

  1. 巍峨雄关据上游:形容岳阳楼地势险要,位于长江之上游,如同雄壮的关隘一般。
  2. 重湖八百望中收:描述站在岳阳楼上,可以俯瞰八百里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湖面如画般辽阔。
  3. 当心忽压秦头日:比喻岳阳楼地势的高峻,仿佛在压制着秦国的都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4. 画地难分禹迹州:描绘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如同一幅画卷,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5. 从古荆蛮原小丑:指古代的荆楚地区曾是偏远落后的地区,但如今成为了国家的中心,体现了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繁荣。
  6. 即今砥柱孰中流:比喻岳阳楼如同古代的荆楚地区一样,成为了国家的重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自豪感。
  7. 红髯碧眼知何意: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和才华的敬仰之情。
  8. 挈镜来登最上头:形容诗人登上岳阳楼的最高处,手持明镜,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豁达和自由。

赏析

此诗以岳阳楼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独特见解。首先,“巍峨雄关据上游”描绘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接着,“重湖八百望中收”展示了洞庭湖的浩瀚与诗人的视野;最后,通过对比古代荆楚地区和今日中国的发展,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又传达了深沉的历史和文化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