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同泛浩无边,八百平湖浪接天。
兰桨划开湘浦月,蒲帆冲破楚江烟。
枕戈南望心弥壮,击楫中流志更坚。
迅扫妖氛清海宇,征袍抛却好归田。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良宵同泛浩无边,八百平湖浪接天”两句诗描述了洞庭湖的广阔和美丽。这里的“浩无边”指的是洞庭湖的辽阔无垠,而“八百平湖浪接天”则形象地描绘了湖水的浩瀚和波涛汹涌的景象。这两句诗展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色,为下文的情感表达打下了基础。
“兰桨划开湘浦月,蒲帆冲破楚江烟。”通过使用“划开”、“冲破”等动词,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洞庭湖画面。这里的“兰桨”和“蒲帆”都是古代船只上的装饰物,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骨和气节。而“湘浦月”和“楚江烟”则是洞庭湖周边的自然景观,进一步衬托了洞庭湖的美丽。
“枕戈南望心弥壮,击楫中流志更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洞庭湖美景时的心境和决心。这里的“枕戈”意味着诗人准备战斗,而“心弥壮”则表明他的爱国之情更加坚定。同时,“击楫中流”则暗示了他决心报国的决心。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在欣赏洞庭湖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忧国忧民的情怀。
“迅扫妖氛清海宇,征袍抛却好归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期待。这里的“迅扫妖氛”意味着迅速扫除妖邪之气,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宁。而“征袍抛却”则意味着放下征战之苦,回归田园生活。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未来的展望。他既欣赏洞庭湖的美丽风光,又不忘忧国忧民的情怀;既决心报国,又期望国家能够和平安宁。这首诗以其豪放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