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岳斌
《登岳麓和焦听堂原韵》赏析 杨岳斌,晚清诗人,其名载福,字厚庵。幼时善骑射,道光末由行伍补长沙协外委,咸丰初从曾国藩为水师营官。同治初,官至陕甘总督。光绪间一度再起,赴台湾与刘铭传同御法军,卒谥勇悫。他的作品《登岳麓和焦听堂原韵》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动荡中仍能保持济世之志的感慨和赞美。 首句“偶从樵访道乡台”
诗句释义 1. 驰驱成底事: - 驰驱:快速奔跑或驾驶。 - 底事:何事,为什么。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除夕夜因忙碌而无法回家过年的无奈和遗憾。 2. 望望白云飞: - 望望:远观。 - 白云飞:天空中白云飘动。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夜遥望远方的景象,可能寓意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期待。 3. 今夕年将尽,他乡客未归: - 今夕:今天。 - 年将尽:农历新年即将结束。 -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良宵同泛浩无边,八百平湖浪接天”两句诗描述了洞庭湖的广阔和美丽。这里的“浩无边”指的是洞庭湖的辽阔无垠,而“八百平湖浪接天”则形象地描绘了湖水的浩瀚和波涛汹涌的景象。这两句诗展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色,为下文的情感表达打下了基础。 “兰桨划开湘浦月,蒲帆冲破楚江烟。”通过使用“划开”
山斋雪夜 君恩未报愧无颜,深谷容偷岁月闲。 墓道依依云不散,柴门寂寂夜长关。 何来夜半如筛雪,流尽天涯似髻山。 劝汝始终休改色,要留清白在人间。 释义: 1. 首句“山斋雪夜”描绘了作者身处山中书房,窗外飘洒着雪花的夜景。 2. “君恩未报愧无颜”,表达了作者对君主恩情的渴望和未能回报的愧疚之情。 3. “深谷容偷岁月闲”,描述了作者在深深的山谷中,时光仿佛变得悠闲起来。 4.
《枫桥夜泊》 日暮微风起,菰蒲叶有声。 晚烟横古渡,皓月满荒城。 渔火前村暗,疏钟远寺鸣。 篷窗镫独伴,孤客不胜情。 译文: 日落时分,一阵微风吹过,水面上的菰蒲随风摇曳,发出阵阵声响。 傍晚的烟雾笼罩在古老的渡口,月光洒满了荒凉的城池。 渔船上微弱的灯火映照在寂静的乡村,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扬传来。 我独自坐在篷窗前,只有一盏灯笼陪伴着我,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哀愁。 赏析:
【注释】: 归咏夕阳天,矶边泊战船。 归咏:归途中吟咏,表示归途的感慨和赞美。战船:战争中用的大船。 云开千嶂月,风敛一江烟。 千嶂:形容山峰重叠如屏障。 一江烟:指江水如烟雾般弥漫。 列阵朝擒贼,谈兵夜扣舷(xián) 列阵:摆好阵势。朝擒贼:白天抓获贼军。 谈兵:谈论战争策略。夜扣舷:晚上扣住船舷讨论军事。 誓将身许国,何止着鞭先(zhái)。 誓将:发誓。身许国:以身报国。何止:不止。
偶从樵访道乡台,千树桃花万点苔。 幽径已无尘客到,深山惟有白云来。 松间联句僧煎茗,石上陈肴鸟劝杯。 醉里不须嗟世乱,座中都是济时才
君恩未报愧无颜,深谷容偷岁月闲。 墓道依依云不散,柴门寂寂夜长关。 何来夜半如筛雪,流尽天涯似髻山。 劝汝始终休改色,要留清白在人间
良宵同泛浩无边,八百平湖浪接天。 兰桨划开湘浦月,蒲帆冲破楚江烟。 枕戈南望心弥壮,击楫中流志更坚。 迅扫妖氛清海宇,征袍抛却好归田
归咏夕阳天,矶边泊战船。 云开千嶂月,风敛一江烟。 列阵朝擒贼,谈兵夜扣舷。 誓将身许国,何止着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