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从樵访道乡台,千树桃花万点苔。
幽径已无尘客到,深山惟有白云来。
松间联句僧煎茗,石上陈肴鸟劝杯。
醉里不须嗟世乱,座中都是济时才。
《登岳麓和焦听堂原韵》赏析
杨岳斌,晚清诗人,其名载福,字厚庵。幼时善骑射,道光末由行伍补长沙协外委,咸丰初从曾国藩为水师营官。同治初,官至陕甘总督。光绪间一度再起,赴台湾与刘铭传同御法军,卒谥勇悫。他的作品《登岳麓和焦听堂原韵》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动荡中仍能保持济世之志的感慨和赞美。
首句“偶从樵访道乡台”,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古朴的自然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古道旁的山林之中,聆听着山风与松涛的对话。接下来的诗句中,“千树桃花万点苔”则以繁花似锦的景象与苔藓斑驳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暗示了岁月变迁与世事无常。
“幽径已无尘客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境界;而在“深山惟有白云来”的描绘中,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静谧之感。这种意境的营造,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蕴含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松间联句僧煎茗,石上陈肴鸟劝杯”,则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推向高潮。僧人烹茗,鸟儿劝饮,无一不透露出一种超脱尘嚣、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而“醉里不须嗟世乱,座中都是济时才”则是诗人在酒后的豪言壮志,表明了他即使在乱世之中也能保持清醒,心怀天下,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岳斌卓越的诗歌才华,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从而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寻得一份宁静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