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里出君三尺剑,细看真是古干将。
曾亲壮士犹粘血,误近书生便减光。
形质未随风雨去,精灵应在斗牛旁。
平生意气堪相用,世上雠轻且好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赠李司空二十韵》的最后一部分,全诗共五十六字。
逐句释义:
- 匣里出君三尺剑,细看真是古干将。
- 匣里:比喻隐藏的地方或环境。
- 出君三尺剑:比喻展现或显露出其锋利与力量。
- 细看:仔细观察。
- 真是古干将:形容李司空的剑如同古代名将项羽的“干将”剑一般,锋利无比。
- 曾亲壮士犹粘血,误近书生便减光。
- 曾亲壮士:曾经与勇士亲近或战斗。
- 粘血:指战斗留下的血迹。
- 误近书生:误认为书生(学者)没有战斗力。
- 便减光:意味着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和锐气。
- 形质未随风雨去,精灵应在斗牛旁。
- 形质:这里指剑的形状和质地。
- 风雨: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
- 精灵:指剑的灵魂或精神。
- 斗牛旁:在中国传统中,斗宿和牛宿分别对应东南西北方向,此处暗指剑的力量和方向性。
- 平生意气堪相用,世上雠轻且好藏。
- 平生意气:形容剑的气质和气质相近。
- 雠:仇敌,这里指敌对之人。
- 且好藏:暗示剑适合隐藏或不轻易展示其锐气。
译文:
在匣子中,你拿出一把三尺长剑。仔细一看,这把剑就像古代的干将莫邪。你曾经亲眼看到勇士的战斗而沾上血迹,但靠近书生时,剑的光芒就减弱了。剑的形态和质地并没有随着时间风雨而消失,它的精神和力量依然存在,仿佛斗牛旁边的星星一样。你的剑充满了豪情壮志,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但在这个世界上,敌人总是轻易地被战胜,所以你应该善于隐藏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司空宝剑的赞赏之情。通过对其锋利、坚韧、不易磨损的描述以及对宝剑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现了宝剑的高贵品质和英勇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李司空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具备与宝剑相匹配的英雄气质和能力。此外,还隐含了对于战争和暴力的反思,以及对于和平与和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