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峰峦郁不平,出关形势莽峥嵘。
一条黄水尘沙色,万树白杨风雨声。
野店荒寒无客憩,山田荦确有人耕。
犊车满载斜阳过,铁铸双轮分外明。
【诗句释义】
遍地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峰,关内形势显得十分险要。
一条黄河水波滚滚泥沙飞扬,两岸万棵白杨在风雨中摇曳。
野外的店房冷清没有人停留,山间的农舍却有人耕种收割。
牛车装满了夕阳斜照而过,铁铸的车轮格外闪亮发亮。
【译文】
关外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出关后形势变得十分险峻。
黄河岸边黄土飞溅尘土飞扬,两岸白杨在风雨中摇曳生姿。
野路无人烟荒寒寂静无声,山间小道有人行走劳作。
满载着庄稼的牛车斜阳下经过,铁制的车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关后的所见所感。首句“遍地峰峦郁不平”,用“遍地”一词来形容山峰之多,形象地描绘出了关外的群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景象;“峰峦”指山峰,“郁不平”则形容这些山峰连绵起伏,高低不一,给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觉。接下来,“出关形势莽峥嵘”,进一步描绘了出关后的形势险峻、地势复杂的特点。这里,“出关”指的是从关内出来,“形势”则是形容地形地貌的特点,“莽峥嵘”则形容这种地势复杂、气势磅礴的景色。
第二句“一条黄水尘沙色”,则具体描写了黄河的水色和泥沙的颜色。这里的“黄水”是指黄河的水,“尘沙色”则形容黄河河水中的泥沙呈现出浑浊的颜色。这一句不仅描绘出了黄河水色的特点,还让人感受到了黄河水势浩大、浑浊不堪的景象。此外,这句诗还通过“黄水”这一意象,将关内与关外的地理特征进行了对比,更加突出了出关后地势险峻的特点。
第三句“万树白杨风雨声”,则进一步描绘了关外的自然景观。这里,“万树白杨”指的是关外大量的杨树,“风雨声”则形容这些杨树叶子在风雨中摇曳的声音。这句诗不仅描绘出了关外自然景观的美丽,还让人感受到了关外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艰苦。同时,“风雨声”也增添了诗句的节奏感和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第四句“野店荒寒无客憩”,则具体描述了关外野店的状况。这里的“野店”指的是关外的小旅馆或者客栈,“荒寒无客憩”则形容这些店铺因为地处偏僻而人迹罕至,没有客人前来休息。这句诗既表现了关外环境的荒凉与艰苦,又通过描绘出无人问津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出关后的孤寂感。
第五句“山田荦确有人耕”,则描绘了关外山间的农田景象。这里的“山田”指的是山间的田地,“荦确”则是形容土地坚硬不平整的状态。这句诗通过描绘山间田地的景象,既展现了关外农业生产的艰辛,也体现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耕作的精神风貌。同时,“人耕”二字也强调了关外人们勤劳朴实的品质。
第六句“犊车满载斜阳过”,则描绘了关外人们出行的情景。这里的“犊车”指的是用来拉载货物的车子,“斜阳”则指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刻。这句诗通过描绘人们赶着马车穿过斜射的阳光的画面,既展现了关外人们的生活场景,又通过夕阳西下的美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宁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铁铸双轮分外明”,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铁铸”指的是车辆的车轮是用铁制成的,“双轮分外明”则形容车轮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这句诗既表达了关外人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车轮明亮的描绘,也寓意着关外人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依然充满希望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