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树藏幽寺,晴天迟客来。
新寒疏落木,宿雨展青苔。
儒术逢时拙,禅心得酒开。
蟛蜞空入馔,谁荐长卿才。

【注释】

  1. 深树藏幽寺:树林茂密,掩映着幽静的寺庙。
  2. 晴天迟客来:阳光明媚的时候,游客才会姗姗来迟。
  3. 新寒疏落木:新近的寒冷天气使得树叶稀疏零落。
  4. 宿雨展青苔:前一夜的雨水使得青苔伸展开来。
  5. 儒术逢时拙:儒士们的学说在当今的时代显得有些拙劣(不中用)。
  6. 禅心得酒开:禅宗修行者领悟到了佛法,饮酒都变得开心起来。
  7. 蟛蜞空入馔:蟛蜞(一种水生动物)没有进入菜肴成为食物,显得很是遗憾。
    【赏析】
    此为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共二十字。
    首句写“古寺”,第二句点“晴天迟客来”的原因,第三句写“疏落木”和“展青苔”的情景;第四句写“儒术逢时拙”和“禅心得酒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末句点题“招饮古寺”。诗人以简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
    首句开门见山:“深树藏幽寺。”这一句是写景,写“树”。树有两层含义。一是树本身,二是树后面的建筑——庙宇。这里写的是后者。因为“树”是后文的主要意象,所以先要写出。
    次句是写时间。“晴天迟客来”,这是说,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才姗姗来迟。这是因为,在晴朗的天气里,人们才能出来活动,才能观赏到美丽的景色。这句诗是承上启下的一句,它承接上句的“深树”,引出下句的“晴”,也引出下句的“迟”。“迟”在这里是形容词,意思是晚。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才来得晚。也就是说,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都在户外活动,而没有闲情逸致来进香拜佛,因此,他们来得晚一些。
    第三句紧接上句“晴”字,写“疏落木”。这里写的是树木。因为“疏落木”是后文的主要意象,所以先要写出来。
    最后一句是写人的态度。“宿雨展青苔”是说,前夜的雨使青苔伸展开来。这里的青苔是后文的主要意象,所以要先写出来。这一句与上一句“疏落木”相呼应。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树”这一主要意象,描写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树”这个意象,描绘了一个清幽淡雅的画面。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