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风貌。令半生无着,只缘诗好。一枕官身前世梦,鸡唱汝南天晓。石笋书香,花潭笠影,水换蓬莱岛。功名苍狗,山中自种瑶草。
便儗石恪维摩,一龛端坐,洗钵祗园保。我是僧雏曾指月,也到恒河边老。肝胆向谁,须眉无恙,华顶归云少。河清人寿,不言心下了了。

壶中天壶庵师自题六十七岁小像,次韵

杜陵风貌。令半生无着,只缘诗好。一枕官身前世梦,鸡唱汝南天晓。石笋书香,花潭笠影,水换蓬莱岛。功名苍狗,山中自种瑶草。

便儗石恪维摩,一龛端坐,洗钵祗园保。我是僧雏曾指月,也到恒河边老。肝胆向谁,须眉无恙,华顶归云少。河清人寿,不言心下了了。

注释:

  1. 杜陵风貌:指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和风貌。
  2. 半生无着:形容一生没有安定下来或取得显著的成就。
  3. 诗好:对诗歌的喜爱。
  4. 一枕官身:比喻做官如同在梦中一般虚幻。
  5. 鸡唱汝南:汝南,地名;鸡唱汝南天晓,比喻清晨鸡鸣时,天色渐渐明亮。
  6. 石笋书香:形容书房里石笋般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散发着浓厚的书香。
  7. 花潭笠影:形容在花草丛生的池塘边,戴着斗笠的影子摇曳生姿。
  8. 水换蓬莱岛:形容海水不断变换,仿佛蓬莱岛上的景象。
  9. 功名苍狗:形容功名如同狗一般,时隐时现,不可捉摸。
  10. 山中自种瑶草:形容在山中隐居生活,亲手种植瑶草。
  11. 石恪维摩:指石恪(石雕佛像)维摩诘(梵文音译为“维摩诘”,意为“菩萨”),两者合在一起形容佛像庄严威武的样子。
  12. 一龛端坐:形容坐在佛像前的蒲团上,虔诚地修行。
  13. 指月:佛教语,意为指向月亮,比喻修行者明理通达,洞察世间万物。
  14. 恒河:印度北部一条大河,流经恒河平原,流入孟加拉湾,长约250公里,流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15. 肝胆向谁:形容心胸坦荡,毫无隐瞒。
  16. 须眉无恙:形容身体健康,面容未受损貌。
  17. 华顶归云:形容山峰顶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18. 河清人寿:比喻人生平安无事,长寿健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壶庵师以自己的六十七岁小像为题,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六十多岁时的生活、修行以及与佛祖的对话等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诗人首先描写了自己六十多岁时的生活状态。他不再追求名利,而是选择隐居山林,专心修行。这里的“半生无着”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一生未能实现的功名理想。而“一枕官身前世梦”,则揭示了官场生涯如同梦中般虚幻,诗人对此深感厌倦。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早晨在寺庙中的修行情景来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法的虔诚。“鸡唱汝南天晓”形象地描绘了清晨鸡鸣时分的场景,而“石笋书香”、“花潭笠影”、“水换蓬莱岛”等意象则展现了诗人在山水间的修行生活。这些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佛祖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我是僧雏曾指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曾经出家修行的经历,而“也到恒河边老”则暗示了诗人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诗人通过与佛祖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对佛法的坚定信仰。
    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既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修行过程,也表达了他的人生感悟和对佛法的追求。通过对诗人生活、修行以及与佛法对话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