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今夕,说阴晴,万里八荒同色。烛外青山笳鼓静,细雨旌旗微湿。兔魄衔云,龙头泻酒,剑气孤虹白。苍生谁问,汉家夜半前席。
槛外桂树婆娑,万香如海,渐扫前朝迹。星斗以南人几个,一曲琵琶消得。故国花潭,遗民酒舫,短梦殊今昔。明年明月,笛声犹袅空碧。

【注释】

酹江月:指祭奠江神的词调。草窗中秋韵:即《酹江月·中秋》,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酹(lèi):斟,洒。江月:指明月。草窗、中秋:词人以“草窗”自比其词的风格,“中秋”则是指中秋节。

一年今夕,说阴晴,万里八荒同色。烛外青山笳鼓静,细雨旌旗微湿。兔魄衔云,龙头泻酒,剑气孤虹白。苍生谁问,汉家夜半前席。

——【释义】

一年一度今晚,说阴和晴天,万里之内八方相同。灯烛之外山岭上的军号声停歇了,细雨使旗帜微微沾湿。月光如兔,把月亮挂在天空;玉皇大帝的宝剑像龙一样从天上飞下,剑气如同彩虹一般明亮洁白。百姓们有谁还问这些?汉朝皇帝夜里召见大臣,在朝廷之上设宴相会。

槛外桂树婆娑,万香如海,渐扫前朝迹。星斗以南人几个,一曲琵琶消得。故国花潭,遗民酒舫,短梦殊今昔。明年明月,笛声犹袅空碧。

——【译文】

窗外桂花树婆娑起舞,香气弥漫,仿佛大海一样。渐渐扫除了前朝的遗迹。南方的群星之下有几个人在?一曲琵琶弹奏下来也消解不了我的愁怀。我怀念着故乡的荷花池,那些流亡在外的人们,他们的梦与现在完全不同。明年的中秋之夜,那皎洁的月光下,我吹奏的笛声依然袅袅上升,在空中飘荡。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中秋佳节,时作者任荆湖北路安抚司参议官兼管内劝农事。上片写景,描绘了一个皓月当空、清辉四溢、万籁俱寂的中秋夜景和满眼的翠绿山川。下片抒情,抒写了词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之情和对故乡之恋的思念之思。全词意境优美,格调高雅,语言清新俊逸,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