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屋云如墨,危檐鸟雀归。
疾风三面趁,横雨四边飞。
浪急江争立,山空树合围。
绥丰知有兆,土瘠雹添肥。
【诗句释义】
六月四日避暑在金山。午后天色陡暗狂风骤雨四面交射中杂小雹,其大如豆。或云丰年之兆也!诗以纪之:
压屋云如墨,危檐鸟雀归。(乌云压得低如黑墨,鸟雀急匆匆地飞回)
疾风三面趁,横雨四边飞。(狂风从四面八方刮来,暴雨倾盆而下)
浪急江争立,山空树合围。(江水激荡,树木被连根拔起;山间空旷,树木相互拥抱)
绥丰知有兆,土瘠雹添肥。(丰收的预兆,土地贫瘠却因冰雹而变得肥沃)
【译文】
乌云密布,如同墨汁一般厚重,鸟儿们也急忙飞回高高的屋檐。
狂风肆虐,从三个方向吹来,暴雨倾盆而下,四周围飞舞。
江水激流,与狂风抗争,树木被连根拔起。山间空旷,树木相互拥抱。
丰收的预兆显现,虽然土地贫瘠,但因为冰雹的滋润,变得肥沃起来。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夏日金山的自然景观和天气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首句“压屋云如墨”,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密布的景象,给人以压抑之感。接着,“危檐鸟雀归”则展现了鸟儿们急于回到屋檐上的情境,体现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本能。
中间两联通过“疾风三面趁,横雨四边飞”等词句,生动地描述了狂风骤雨的猛烈程度,以及它们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同时,“浪急江争立”等词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最后一句“绥丰知有兆”,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季节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之情。而“土瘠雹添肥”则揭示了自然灾害对土地肥力的促进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类社会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