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并皋比拥,磋磨互友师。
谈经频折角,刻烛记催诗。
园溉珠三树,庭趋玉一枝。
遥知秋月夜,叉手醉吟时。
诗句释义与译文#### 首句
昔并皋比拥,**“昔”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刻或时期,”皋比”是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比喻为荣誉和尊重的象征。“并”表示同时或者一起。这句诗表达的是过去在某个时期,人们在一起享受荣誉和尊敬。
次句
磋磨互友师。**“磋磨”意味着相互切磋,互相学习。这里的“友师”可以理解为朋友之间的学习关系。这句诗表达了在那个时候,人们之间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来提升自己,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三句
谈经频折角,**“折角”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讨论问题时出现的分歧或争论。“谈经”指谈论经典,即对经典进行深入的讨论。这句诗表达了在那个时代,学者们为了探讨学问而频繁地发生争论,甚至有时候需要妥协或折中来解决分歧。
第四句
刻烛记催诗。**“刻烛”是指用蜡烛计时,以加快工作的速度。这里的“记”可以理解为记录、书写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当时学者们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因为时间紧迫,需要抓紧时间进行记录,以便能够更快地完成讨论和写作。
第五句
园溉珠三树,**“园溉”可能指在花园中灌溉树木,使得这些树木茁壮成长。“珠三树”可以解释为这些树木像珍珠一样珍贵且美丽。这句诗表达了在那个时期,学者们的学识如同珍贵的树木一样被精心培养和呵护。
第六句
庭趋玉一枝。**“庭趋”指的是在庭院中行走,追求学问或道德上的进步。“玉一枝”可以解释为像玉一样纯洁无暇的品质。这句诗描绘了学者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
尾句
叉手醉吟时。**“遥知”表示虽然不能亲自体验,但从远处可以想象或得知。“秋月夜”指的是秋天的夜晚,月色明亮。“叉手”是一种古代文人的手势,代表沉思或陶醉于诗歌创作中的状态。这句诗表达了虽然不能身临其境地体验那个美好的夜晚,但通过想象和回忆,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深深的醉意和灵感的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