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昔横流,孰把狂澜障。
伟哉明南君,沈灾只手援。
忆自陵谷迁,风云日千变。
奔走唇舌焦,澒洞得清晏。
四民商责重,谁与任劳怨。
赖君长会席,群情争自劝。
八二哀鸿多,助拯力曾遍。
晚近欧风入,自由相竞煽。
孔教乘时兴,中流砥柱见。
组织功不居,论定绩弥绚。
薤露忽已晞,万人同追唁。
老我筋力衰,观礼空有愿。
远寄诗一篇,聊作束刍奠。

此诗是追悼前商会长蔡明南之作,全诗共八句四韵。

第一句“沧海昔横流,孰把狂澜障”,意为:昔日的海洋波涛汹涌,谁能挡住那狂澜巨浪。

第二句“伟哉明南君,沈灾只手援”,意为:真是伟大的明南君啊!他在沉痛灾难中伸出了援助之手。

第三句“忆自陵谷迁,风云日千变”,意为:回忆起从古至今,风云变幻无常的情况。

第四句“奔走唇舌焦,澒洞得清晏”,意为:四处奔波唇舌焦灼,终于使天下太平。

第五句“四民商责重,谁与任劳怨”,意为:商人承担着沉重的责任,谁能为他们分忧解难?

第六句“赖君长会席,群情争自劝”,意为:多亏你长期主持会席,大家争相自我劝勉。

第七句“八二哀鸿多,助拯力曾遍”,意为:八二亿人民中有大量受难者,他们曾全力支持救援。

第八句“晚近欧风入,自由相竞煽”,意为:近代欧洲文化传入中国,自由竞争之风愈演愈烈。

第九句“孔教乘时兴,中流砥柱见”,意为:儒家教化乘机兴起,像水中的砥柱一样屹立不倒。

第十句“组织功不居,论定绩弥绚”,意为:组织工作成绩卓著,但功劳却从不夸耀自己。

第十一句“薤露忽已晞,万人同追唁”,意为:薤白已经凋落,众人一同追悼哀悼。

第十二句“老我筋力衰,观礼空有愿”,意为:年迈体弱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观看礼成,徒增遗憾。

第十三句“远寄诗一篇,聊作束刍奠”,意为:远方寄来一首诗作,聊表我的一片心意。

赏析:

此诗是追怀前商会长蔡明南的挽歌。蔡明南(1840—1907),江苏无锡人,清末维新派人士,曾任广东、福建两省布政使,兼署广东巡抚等职。此诗以对亡友的赞颂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评论为主旨。

首联:“沧海昔横流,孰把狂澜障。”沧海横流,比喻社会动乱不安。狂澜是指巨大的波浪,此处用来比喻当时的社会动荡局面。诗人用这句来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担忧。

颔联:“伟哉明南君,沈灾只手援。”明南君是指蔡明南,他的英名和功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诗人用这句来赞美他的伟大成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亡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颈联:“忆自陵谷迁,风云日千变。”陵谷变迁是指山陵和谷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风云指社会的风云变幻。这句的意思是:自从历史的发展变迁以来,社会的风云变幻莫测,令人无法预测。

尾联:“晚近欧风入,自由相竞煽。”欧风是指欧洲的文化和思想。自由相竞煽是指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们追求自由的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强烈。这句的意思是:近年来欧洲的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自由竞争的风气也越来越盛行。

最后两句:“孔教乘时兴,中流砥柱见。”孔教是指儒家思想。中流砥柱是指像水中的礁石一样坚固稳定。这句的意思是: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的复兴如同水中的礁石一样稳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是对一位伟大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