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翥林间鹤,群游屋下鸡。
由来异饥饱,谁信隔云泥。
汤火朝朝近,天路安可齐。
祸福有倚伏,长叹过桥西。

注释:

孤翥林间鹤,群游屋下鸡。

由来异饥饱,谁信隔云泥。

汤火朝朝近,天路安可齐。

祸福有倚伏,长叹过桥西。

译文:

孤独地飞翔在树林间的鹤,成群结队地在屋下游玩的鸡。

自古以来,饥饿与饱食都是不同的境遇,谁能相信隔着高高的云雾?

水灾和火灾天天都近在咫尺,天路怎么能够一样平缓?

祸福有其自然的起伏,我只好长叹而过桥西去了。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以“鸡”和“鹤”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这两种不同的生物,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首两句“孤翥林间鹤,群游屋下鸡”,描绘了两种不同状态的动物:林间飞翔、独立高远的鹤,和屋下嬉戏、群体聚集的鸡。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两者生活环境的差异,也反映了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第三句“由来异饥饱,谁信隔云泥”,进一步揭示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异。鹤虽然生活于高远的山林之中,但并不因此而感到饥饿或饱食;相反,它的心境似乎更接近于超脱世俗的境界,不受物质欲望的影响。而鸡则不同,它们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必须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因此更容易受到饥饱困扰。这句诗通过对鹤和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动物命运的不同看法。

接下来的“汤火朝朝近,天路安可齐。”,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宏大的背景。这里提到的“汤火”,可能指的是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等,这些灾害的发生频率极高,几乎每天都有可能发生。诗人用“朝朝近”来形容这些灾害的频繁和临近,表达了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恐惧和担忧。而“天路安可齐”则是诗人对于灾难与人类生存道路之间联系的思考。他意识到,无论多么艰难的生存环境,人类都无法与之平等共处,因为人类无法预测和避免所有的自然灾害。

最后一句“祸福有倚伏,长叹过桥西”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诗再次提到了鹤和鸡,但这一次是在强调两种动物的命运都有好有坏,相互依存,无法完全摆脱。而“长叹过桥西”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力感。他感叹自己只能长叹过桥而去,意味着自己的存在和行为已经无法改变现实。

这首诗通过对比鹤和鸡的生活状态、表达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担忧、探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反映诗人自身的无奈和无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