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五老望中分,海上炉峰近始闻。
岫连博山排错落,雾潆沈水爇氤氲。
天留胜境供清眺,赋有佳题愧藻文。
回意书窗寥寂夜,细然石叶挹馀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下面是逐句解释:
第1句:“匡庐五老望中分”
- 匡庐:即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庐山以其秀丽的山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而闻名。
- 五老:指庐山上的五个著名山峰,其中最著名的是五老峰。
- 望中分:站在高处远眺时,庐山的山峰清晰可见,宛如分割开来。
第2句:“海上炉峰近始闻”
- 海上炉峰:指的是庐山上的一个山峰,因形状酷似火炉而得名。
- 近始闻:形容这个山峰距离观者非常近,以至于能够听到它的声音。
第3句:“岫连博山排错落”
- 岫:指山峦或山峰。
- 博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山,这里可能指代庐山上的其他山峰或者其它类似的自然景观。
- 排错落:形容这些山峰错综复杂、错落有致。
第4句:“雾潆沈水爇氤氲”
- 雾潆沈水:形容云雾缭绕在江河之上。
- 爇氤氲:指江河中的水汽弥漫,形成一种朦胧的景象。
第5句:“天留胜境供清眺”
- 胜境:美好的景色或环境。
- 供清眺:为人们提供了观赏美景的机会。
第6句:“赋有佳题愧藻文”
- 赋有佳题:指自己虽然拥有好的题材(即描写庐山的好题目),但由于自己的文才不足以表达出其精髓,所以感到有些惭愧。
- 藻文:精美的文章,这里指优美的诗句。
第7句:“回意书窗寥寂夜”
- 回意:指回味、思索之意。
- 书窗:书房中的窗户,常用于静坐思考或读书。
- 寥寂夜:寂静的夜晚,适合思考和创作。
第8句:“细然石叶挹馀芬”
- 细然:轻轻地、细致地。
- 石叶:岩石的碎片,这里可能指代庐山上的某些岩石。
- 挹馀芬:指从岩石上汲取清新的气息,比喻从自然的美景中汲取灵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观进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庐山的美丽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