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猎韡纹样碧澜,湛然心迹等泉观。
千里渊■涵晖远,一鉴渟泓照影寒。
虚受自然容万派,曜灵终古浴双丸。
鱼龙出没蛟宫近,欲取珊瑚作钓竿。
这首诗描绘了澎湖八景中的一处风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澎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诗句解析与译文:
“鳞猎韡纹样碧澜”
“鳞猎”可能指的是水族或鱼群在水下的活动,形象地描述了水下生物的活动场景。
“韡纹样碧澜”描绘的是色彩斑斓、波光粼粼的景象,如同精美的花纹在水中展开。
“译文”:水中的鱼儿在游动,仿佛在追逐着什么,而周围的水色则像绚丽多彩的花纹一般,波光粼粼,美丽无比。
“湛然心迹等泉观”
“湛然”意为清澈透明的样子,“心迹”可能指的是心灵的印记或痕迹,“泉观”则暗示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译文”:清澈透明的水面下,隐藏着人们心灵的痕迹,让人不禁对这片水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千里渊■涵晖远”
“渊■”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用于测量距离或范围,“涵晖远”则形容景色深远、广袤无垠。
“译文”:在广阔的天地间,有一片水域,它延伸到了千里之外,那里的景色深远而广阔,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一鉴渟泓照影寒”
“一鉴”可能是指一个湖泊或水池,“渟泓”意为静静的湖面,“照影寒”则形容水面上的倒影显得冷清、孤寂。
“译文”:在一个宁静的湖泊中,湖水静静地流淌,水面上的倒影显得有些冷清和孤独,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虚受自然容万派,曜灵终古浴双丸”
“虚受”可能表示接受、包容的意思,“自然”则强调了自然的力量,“容万派”意味着包容各种不同的事物或文化。
“曜灵”指明亮的星星,“终古”表示永远,“浴双丸”则形容星宿的光芒照耀着两颗星球。
“译文”:大自然以宽广的胸怀接纳着世间万物,明亮的星星永远照耀着这片大地,为人们带来无尽的希望和梦想。
“鱼龙出没蛟宫近,欲取珊瑚作钓竿”
“鱼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出没”形容其出现和消失的方式,“蛟宫”则可能是神话中龙居住的地方,“欲取珊瑚作钓竿”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捕捉到这些神秘生物的愿望。
“译文”:神秘的鱼龙时而出现在海面上,时而消失在深水中,它们栖息在龙宫附近,令人好奇不已。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这种神秘生物的向往,甚至幻想着用珊瑚作为钓竿去捕捉它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澎湖八景中的一处进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内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鳞猎”、“炜纹样”等,将水中的鱼儿和色彩斑斓的景象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