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一夕海东来,览古谁登百尺台。
入幕芙蓉初日丽,圜池芹藻古香开。
羁身作客愁生计,迁地为良许借才。
此去吴刚有同伴,桂花看汝月中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要求学生对诗歌进行逐句解释,然后根据诗句解释的内容进行赏析。“扬帆一夕海东来,览古谁登百尺台”,意思是:扬帆一夜间来到海的东边,游览古代哪能登上百尺高台?这两句写诗人初到鹿港,看到海天辽阔和风光旖旎。“入幕芙蓉初日丽,圜池芹藻古香开”,意思是:进入庭院中芙蓉花正盛开,荷花池塘里香气四溢。这两句写诗人初见鹿港,见到满院的荷花、芙蓉花,以及池塘中的荷、莲。“羁身作客愁生计,迁地为良许借才。”意思是:我因流落他乡而忧愁生计,你却要迁移他乡,并借用你的聪明才智。这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此去吴刚有同伴,桂花看汝月中栽。”意思是:这次离开这里,你要和吴刚做伴同行,让我们在月亮里栽种桂花吧!这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答案】
又之茂才客游鹿港,富益斋司马
扬帆一夕海东来,览古谁登百尺台
入幕芙蓉初日丽,圜池芹藻古香开
羁身作客愁生计,迁地为良许借才
此去吴刚有同伴,桂花看汝月中栽
赏析:
首联描写了作者到达鹿港后看到的美景。“扬帆一夕”“海东”点明地点;“览古”表明此行的目的,是游赏古迹。“百尺台”暗示古迹的高峻。
颔联描绘了鹿港的景色。“芙蓉”指荷花,“初日”“古香”形容荷花盛开时的情景和气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赠别》),“芙蓉”即“荷”。
颈联描写作者对友人的担忧。“羁身作客”说明自己在外漂泊,“愁生计”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借才”是说希望友人能在异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有所作为。
尾联祝愿友人一路顺利。“吴刚”是传说中山神名,《旧唐书·李峤传》:“峤应举及第,制书慰勉曰:‘吴刚出桂,未识灵槎;周李飞仙,终期羽化。’”《太平御览》卷七九八引《拾遗录》:“东方朔过汉帝,帝谓朔曰:‘君自念,何所至乎?’朔曰:‘臣东至日出之处。’帝曰:‘日出于东方,吾尚不能至也。吾问若何至此。’朔曰:‘臣西至日之所入。’帝曰:‘何意?’朔曰:‘夫从日所入,则人不能至。’‘然则人何以至此?’朔曰:‘以臣为鬼,今得与人为臣矣。’‘然则何故得为人?’朔曰:‘受阳命于天,当除死籍。今已离死籍,合为天子役使,故得为人。’”所以此处用典表达对友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