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坛犹是汉嫖姚,垂首沙场马不骄。
一付头颅知苟免,半生肝胆愧全消。
惊弓欲避同飞鸟,解印无功纪插貂。
莫笑于思曾弃甲,十年猿臂病无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题目为《败将》。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登坛犹是汉嫖姚:登上祭坛时,仍然像汉朝的名将韩信一样英勇。这里的“嫖姚”指的是汉代的名将李广,他以勇武著称。
垂首沙场马不骄:在战场上低头不语,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显得从容不迫。这里的“马不骄”形容了韩信即使在失败后仍然保持镇定的态度。
一付头颅知苟免:一个脑袋就足以证明他的苟且求生,意味着韩信虽然失败了,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
半生肝胆愧全消:一生的肝胆都感到惭愧,因为未能达到自己的原则和目标。韩信曾经立下战功赫赫,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名声最终没有延续下来。
惊弓欲避同飞鸟:就像惊弓之鸟一样,恐惧地避开一切可能的威胁。这里的“同飞鸟”比喻那些因恐惧而逃避战斗的人。
解印无功纪插貂:解职卸任后并没有取得什么功绩,甚至被讽刺地用貂尾来记录(这在古代是一种侮辱)。这里的“解印无功”表示韩信虽然辞去了高位,但并没有因此获得相应的荣誉或成就。
莫笑于思曾弃甲:不要嘲笑我曾经弃用的铠甲。这里的“弃甲”是指韩信曾经被迫放弃自己的军队,转而投奔他人。
十年猿臂病无聊:经过十年的时间,身体已经衰弱得如同猿猴一般,生活变得无所事事,感到无聊。这里的“猿臂”形容韩信年老体衰,失去了昔日的勇猛。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他的英勇、坚韧、失败后的无奈,以及他对自身原则的坚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