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藏意气入云烟,喜放风筝到九天。
要识扶摇能直上,全凭一线手中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小孙放风筝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放风筝这一活动,表现了小孙的志向和抱负。诗的起句“小孙放风筝”,点明放风筝的人是小孙;“志勖”二字则表明他放飞风筝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志向。次句“昂藏意气入云烟”,用“昂藏”、“意气”等词语来修饰小孙的身段、神态,突出他的神采飞扬,充满生气;“入云烟”三字,既形容小孙放风筝时那种高超的技巧和优美的姿势,也比喻小孙具有凌云壮志,不可阻挡。接着写小孙放风筝到九天。这里的“九天”是指天空的高度,用以夸张说明小孙放风筝技艺的高超和放飞得高远,同时也表示他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最后两句写小孙放风筝要识扶摇直上,全凭手中牵线。“扶摇”是传说中一种龙卷风的样子,这里比喻风筝在空中飞行时的迅猛之势。“直上”二字,写出了风筝升上高空后,随风而去,无拘无束,不受阻碍的景象。“全凭一线手中牵”,是说放风筝要依靠手中的丝线,才能使风筝上升、飞翔,比喻要实现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必须依靠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这首诗从一个小故事入手,生动地描绘出小孙放风筝时那神采奕奕、气吞山河的形象,并从中寄寓着作者对青年一代要立志成才、不断进取的殷切希望。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