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窥洪蒙,力抉天地根。
大哉杜韩业,俎豆百世孙。
若人生要荒,束发歌兰荪。
中道厌浮薄,冠佩朝厥尊。
鲸牙未能拔,此舌焉可扪。
斩斩百翻纸,滔滔江汉源。
泗渊揽百怪,古鬼生烦冤。
正苦太料理,结墙陈黄门。
迩来格一变,海波掀日翻。
截然提法律,万马腾中原。
曩者人所宝,百不十一存。
我欲全其碎,披沙拣更番。
嗒焉若自失,仰首鹍鹏骞。
乃知达神化,不与形色论。
会看晞汝发,长啸登昆仑。

这首诗是诗人在书郘亭诗后所写的,主要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态度。

“精思窥洪蒙,力抉天地根”这句话,意思是他深入研究诗歌的奥妙,努力挖掘诗歌的精髓,就像探索天地的根源一样。这里的“洪蒙”和“天地根”,都是指诗歌的高深境界和源头。

“大哉杜韩业,俎豆百世孙”这句话,意思是伟大的杜甫和韩愈的诗歌事业,像祭品一样被后世子孙供奉。这里的“杜韩”,是指唐代两位伟大的诗人,杜甫和韩愈。

“若人生要荒,束发歌兰荪”这句话,意思是如果人生处于荒芜之中,那么就应该像孔子一样,以兰花为象征,唱出自己的心声。这里的“束发”,是指古代男子十五岁时束起头发,表示成年。

“中道厌浮薄,冠佩朝厥尊”这句话,意思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厌恶那些轻浮浅薄的东西,而追求尊贵的地位。这里的“冠佩”,是指古代人的装饰,象征着尊贵和地位。

“鲸牙未能拔,此舌焉可扪”这句话,意思是即使像鲸鱼的牙齿一样坚固,也难以用舌头去触摸。这里的“鲸牙”,比喻强大到无法撼动的事物,而“此舌”,则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斩斩百翻纸,滔滔江汉源”这句话,意思是翻遍了一百遍的书籍,就像江河的源头一样滔滔不断。这里的“斩斩”,形容书籍的数量之多,而“滔滔”,则形容江水的流动之快。

“泗渊揽百怪,古鬼生烦冤”这句话,意思是在泗水之渊中,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怪物,那些古老的鬼魅也会因此产生困扰。这里的“泗渊”,指的是泗水之渊,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洪水之地。

“正苦太料理,结墙陈黄门”这句话,意思是正在苦恼于太过繁复的整理,就像是墙壁上的黄色门帘一样。这里的“太料理”,是指过于繁琐的处理,而“结墙陈黄门”,则形象地描绘了混乱的局面。

“迩来格一变,海波掀日翻”这句话,意思是最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海波掀翻了太阳一样。这里的“迩来”,指的是最近的时间,而“海波掀日翻”,则是形容变化之大。

“截然提法律,万马腾中原”这句话,意思是突然改变了法律的规定,就像万马奔腾般壮观。这里的“截然提法律”,是指彻底改变法律的规定,而“万马腾中原”,则是形容变化的迅速和盛大。

“曩者人所宝,百不十一存”这句话,意思是过去人们珍视的东西,现在几乎都失去了价值。这里的“曩者人”,指的是过去的人们,而“百不十一存”,则是形容失去的程度之高。

“我欲全其碎,披沙拣更番”这句话,意思是我希望能够保留这些破碎的部分,就像在水中筛选沙子一样。这里的“全其碎”,是指保留破碎的部分,而“披沙拣更番”,则是形容这个过程的艰辛和耐心。

“嗒焉若自失,仰首鴥鹏骞”这句话,意思是诗人感到非常迷茫,就像是仰望天空中的鹏鸟一样。这里的“嗒焉若自失”,是指诗人感到迷茫和失落,而“仰首鴥鹏骞”,则是形容诗人仰望天空的姿态。

最后一句“乃知达神化,不与形色论”,意思是终于明白了神性的伟大不在于形貌色彩,而是在于内在的精神力量。这里的“达神化”,是指通达至高的精神境界,而不是外在的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