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远夹双江流,奇秀直到江阳收。岂无扁舟溯江上,凌云载酒思一游。
治平寺中塔铃语,风雨夜合南山头。闭门一月病难出,更有人事催归舟。
思奇好异要有数,天不假汝空强求。吾生去留缘作主,不必水有蛟龙山有虎。
故园得归姑早归,莫恋寒镫卧秋雨。舟人鸣钲呼晓发,汉嘉西望重云结。
空江蒙蒙鸡一鸣,好在峨眉半轮月。

【注释】

岷山:今四川的岷山。双江:指大渡河,岷江和雅砻江。奇秀:形容自然景色奇特秀丽。江阳:泛指长江以南地区。溯:逆流而上。凌云载酒思一游:指乘船沿大渡河溯流而上,饮酒赏景之乐。凌:越过。载,运载。思:思念。天不假汝空强求:意即上天不给谁特殊恩惠(指长寿)而强行赋予(指短命)。作主:决定命运。吾生去留:指生死、荣辱等事。缘:由……所决定的。天不假汝空强求:意即上天不给谁特殊恩惠(指长寿)而强行赋予(指短命)。

【赏析】

此诗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是作者归蜀时在治平寺所作。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对“天”与“人”作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全诗以议论为主,抒情为辅,寓情于理,言近旨远。

首联写岷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气势磅礴。岷山高耸入云,横亘东西;江水奔腾东下,汇入大海。“夹双江流”,突出了江流纵横交错的气势。“奇秀”两句,描绘了岷江两岸自然风景之美。岷江两岸的山川,奇峰异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尤其是岷江之水的清澈透明,令人神往。“江阳”,泛指南方之地,此处借指岷江流域。“收”,收敛、聚集。“奇秀直到江阳收”,意为岷江两岸的奇峰异石,都收敛到了江阳一带,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颔联写作者在岷江上乘舟游览,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愉悦之情。“岂无”两句,诗人反问自己为何不去岷江上游游览一番?难道就没有扁舟逆流而上吗?“凌云”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岷江壮美的赞叹。“载酒”一句,则写出了岷江上乘舟游览的乐趣。诗人陶醉在岷江的美景中,饮酒赋诗,畅享人生之乐。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不得不告别岷江,继续他的旅程。这里的“思一游”,既指诗人在岷江上游游览时的美好回忆,又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旅行的无限留恋。

颈联写诗人在治平寺中的所见所闻。“塔铃”两句,描绘了治平寺中钟声回荡的场景。寺庙里的钟声响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风雨夜合南山头”,则写出了夜晚山间的风雨交加的景象。风雨之夜,诗人来到南山之巅观景,但因疾病难愈而不能成行。这里的“闭门一月病难出”,既指诗人因病不能外出,又暗指诗人因政治原因而被迫隐居山林。“人事催归舟”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因官场失意而不得不离开故土的无奈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风雨夜合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感慨之情。

尾联写诗人在故园得以归家的喜悦之情。“思奇好异要有数”,意思是说,人的喜好和性格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人生有限的认识和理解。“天不假汝空强求”,则是诗人对天命的质疑和批判。他认为,上天并不会给任何人特别恩惠(如长寿或短命),而是让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这里的“天”指的是天命和自然规律的意思,而非迷信意义上的神灵。

【译文】

岷山远远地夹住两条江流,奇特秀丽的风景一直延伸到江阳。哪里没有扁舟逆流而上呢?我正乘着小舟顺流而下,饮酒赏景想再游览一次。

治平寺中的塔铃响个不停,风雨之夜南山之巅传来钟声。关上门一个月难以痊愈的疾病让我无法外出,又有其他事情催促我要回家。

喜欢奇珍异宝是有限度的,就像天空不会给谁特别恩惠一样。我的生死荣辱完全由我自己决定,不必寄希望于有蛟龙和虎的守护。

回到故乡应该早些回来,别因为寒冷的灯火而卧卧秋雨之中。船夫们敲着铜锣呼喊着叫醒我,汉嘉郡西边远望着浓密的云雾。

空荡荡的江面上鸡鸣一声叫,好在峨眉山下月亮半轮高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