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村何所见,茅屋两三椽。
人语白云外,秋来黄叶边。
野光吹落日,海气接长天。
仰首飞鸿度,凄凄亦可怜。
【注释】
荒村:指人迹罕至的村庄。
何所见:看见了什么。
茅屋两三椽:用“两三椽”形容简陋的草房。椽,古代用来支撑屋顶的长木条。
人语白云外:人的说话声在白云之外传来。
凄凄亦可怜:凄凉而可爱。
野光吹落日,海气接长天:夕阳的余晖被风吹得四处飘散,海水的气息连接着广阔的天空。
仰首飞鸿度,凄凄亦可怜:仰望天空中飞翔的大雁,感到悲伤和怜悯。
【赏析】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绝。诗的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幽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诗人抓住一个特定的时间,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把秋江暮色描绘出来,使人如临其境。此诗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诗的首联写诗人眼前所见的荒村景象:只见两三间用茅草盖起、显得十分简陋的草房。这两句是说:“我”看到的只是几座无人烟的草房罢了。“荒村”,点明时令,说明是在秋日。“何所见”,既表明诗人的所见,也流露出诗人的感叹之情——荒村冷落,无人居住。“茅屋两三椽”,用“两三椽”来形容草房简陋的程度,可见诗人对草房的印象之深。这里没有运用夸张或奇词丽句,而是用简练质朴的语言来表现草房的简陋程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感受。
中间两联写诗人所听到和所看到的景物:远处传来了农人的说话声;秋天来临,黄叶满地。诗人抓住一个特定的情景:人在山外对话,而秋意正浓,黄叶遍地。“人语”与“秋来”相对,“白云”与“黄叶”相照应,“云外”与“边”相对,“吹落日”与“海气接长天”相对,“飞鸿”与“凄凄”相对,“度”字又使“仰首飞鸿”与“仰首”相应,“可怜”二字又使“仰首飞鸿”与“亦”相呼应。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景物。
诗的最后一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夕阳西下,野光满天;海面上蒸腾上升的水气与辽阔的天空相接。“仰首”二字,既写自己抬头远望的动作,也兼写自己因仰头远望而产生的情感。“飞鸿”二字,既是说大雁在天空中飞行,也是说自己在想象自己像大雁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凄凄”二字,既是说自己的悲凉心情,也是在说鸿雁在高空飞行时的凄厉哀鸣。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所见到的景象,又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清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诗人抓住了一个特定的时间,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把秋江暮色描绘出来,使人如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