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谒圣想前时,入学手携芹碧滋。
人物维新变世事,江山依旧换旌旗。
老当气壮冲星剑,谁敢心倾向日葵。
何幸耆英国难后,重游泮水快题词。
【注释】
- 谨步原韵两章奉贺章仰苏先生重游泮水:谨,恭敬;步,遵循;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泛指学宫。
- 衣冠谒圣想前时:衣冠,古代读书人的服饰。谒圣,拜访圣人或贤人。
- 入学手携芹碧滋:芹,芹菜;益,益处。
- 人物维新变世事:维新,改变旧的体制或思想;变,变化;世事,人间世事。
- 老当气壮冲星剑:当,应当;气壮,意气风发;星剑,比喻雄心壮志。
- 向日葵:向日葵花,向阳光生长。
- 耆英国难后,重游泮水快题词:耆英,指有声望的老人。国难,指国家遭遇灾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恭贺友人在国家遭受重大灾难之后重返学校并重游泮水而作的。全诗通过描绘学宫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和对其重返学校的祝愿。同时,通过对国家遭遇灾难和学子重返学宫的情景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首句“谨步原韵两章奉贺章仰苏先生重游泮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和祝福。作者用“谨步原韵”表示自己遵循原作的韵律进行创作,而“奉贺章仰苏先生”则是表达对友人的尊敬和敬仰之情。同时,“重游泮水”则暗示了友人即将重返学习之地,表达了作者对他重回学术殿堂的喜悦之情。
次句“衣冠谒圣想前时”则描绘了学宫的景象。作者用“衣冠”来形容学宫里的学子们穿着整洁的服饰,而“谒圣”则表示他们正在拜访圣人或贤人。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学宫的庄严与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者的崇敬之情。
第三句“入学手携芹碧滋”则是对学子们的描述。作者用“入学手携芹碧滋”来形容学生们刚刚踏入学宫的情景,同时也寓意着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如同携带着清新的芹菜一样茁壮成长。这一句既体现了学生时代的纯真与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学子们的鼓励与期望。
第四句“人物维新变世事”则进一步描绘了学宫中的变化。作者用“维新”一词来形容学宫中正在进行的改革与创新,而“变世事”则表示这些改革已经影响了世间的大事。这一描述不仅展现了学宫的活力与进步,也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叹与思考。
第五句“老当气壮冲星剑”则是对老者的赞美。作者用“老当”来形容老者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精神矍铄、意气风发,而“冲星剑”则象征着老者有着雄心壮志和不屈的精神风貌。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老者的坚韧与毅力,也表达了作者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六句“葵心向阳永不移”是对学子们情感的象征。作者用“葵心向阳”来形容学子们内心坚定地追求光明和真理,而“永不移”则表示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不会改变其初衷。这一象征不仅展示了学子们的品质与决心,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第七句“何幸耆英国难后,重游泮水快题词”则是对整个事件的情感总结。作者用“何幸”表达了庆幸之情,而“耆英”则是指有声望的老人。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重返学宫的祝贺之情以及对国家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学宫的景象和描绘学子们的形象以及国家遭遇灾难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