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流水晋时花,写到元时又几家。
高士当年忘甲子,空山终古閟烟霞。
祖龙璧返春长在,子骥舟寻路已赊。
太息鸥波接人境,王孙芳草去天涯。

赵文敏桃花源图

秦时流水晋时花,写到元时又几家。

高士当年忘甲子,空山终古閟烟霞。

祖龙璧返春长在,子骥舟寻路已赊。

太息鸥波接人境,王孙芳草去天涯。

注释:

  1. 秦时流水晋时花:指桃花源中的水流和花朵,都是秦晋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的前221年至前207年)的。
  2. 写到元时又几家:指在元朝时期,桃花源中的人家已经不多了。
  3. 高士当年忘甲子:形容桃花源中的人高尚、超脱,忘记时间。
  4. 空山终古閟烟霞:形容桃花源中的风景幽静、秀美,如同仙境一般。
  5. 祖龙璧返春长在:指皇帝的权威和地位永远不会消失,就像春天永远存在一样。
  6. 子骥舟寻路已赊:比喻追求名利的人,已经远离了真正的道路和目标。
  7. 太息鸥波接人境:形容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隔绝,难以与外界接触。
  8. 王孙芳草去天涯:比喻桃花源中的人已经离开家乡,走向远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桃花源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桃花源中水流、花朵的描述,展现了桃花源的美丽和神秘。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元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同,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社会变迁的感慨。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桃花源描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最后,诗人以“王孙芳草去天涯”作为结尾,表达了桃花源中的人已经离开家园,走向远方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