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素丝无染尘,温温良玉不知珉。
长安为客俄十载,与子结交同一身。
杂学尽通还尽弃,数朝相隔倍相亲。
村醪著水镫生雾,陋室相从更几人。

”`

皎皎素丝无染尘,温温良玉不知珉。

长安为客俄十载,与子结交同一身。

杂学尽通还尽弃,数朝相隔倍相亲。

村醪著水镫生雾,陋室相从更几人。

注释:

  1. 皎皎:洁白如雪。
  2. 素丝:未经染色的细丝。
  3. 温温:温和。
  4. 良玉:美好的玉石。
  5. 知珉:知道是美玉。
  6. 长安:指当时的京城或长安。
  7. 为客:作为外来的客人。
  8. 俄:不久。
  9. 结:交往,结交。
  10. 杂学:各种学问。
  11. 尽通:全部通晓。
  12. 倍亲:更加亲近。
  13. 著:着,这里指“着色”。
  14. 数朝:几代,多代。
  15. 更:参与,共同。

赏析:
这首诗是钱仪吉在写给李杏村弟的作品《简李杏村弟》中的诗句。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杏村弟深厚的友谊和对其才华的赞扬。首先,诗人用纯洁无暇的“素丝”比喻李杏村弟的高尚品质,以及其内在的美好品质像美玉一样珍贵而不被污染。接着,诗人回忆了自己在长安(今西安)作为客居者度过的十个年头,这段时间内,他与李杏村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第三句通过“杂学尽通还尽弃”,反映了李杏村弟虽然学识渊博但最终选择抛弃所学,回归本质,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内心追求的坚持。而最后两句“数朝相隔倍相亲”则描绘了即便经历了长时间的分离和距离的阻隔,两人的情感仍旧如故,彼此更加珍惜这段难得的关系。此外,“村醪著水镫生雾”一句中“著”有“附着”之意,形容酒香四溢,仿佛连水灯都蒙上了一层薄雾,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而“陋室相从更几人”以简陋的房间和相聚的情景反衬出二人情感的深厚与真挚。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也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